
10月22日,县政协举行“请你来协商”活动,聚焦我县海洋经济发展,共话苍南向海图强之策。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建敏受邀参加活动,面对面、零距离听取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县政协主席叶信迪,副主席施成书,秘书长吴家悻参加活动。
协商现场,县政协调研组汇报关于我县海洋经济发展的调研情况。据悉,近年来,苍南顺应省、市海洋经济发展要求,全面实施“海洋经济强县”战略,面朝大海的苍南,坚定选择“向海图强”:建成全省首个百万千瓦级的海上风电基地;全国首个深远海风电已于今年开工;三澳核电1号机组将于今年年底并网发电,三澳核电二期获国务院核准、核电联网工程全线贯通,在有着168公里海岸线的苍南,海洋经济强县的轮廓愈发清晰可见。 6位政协委员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围绕加强我县海洋经济顶层设计与统筹机制、推动传统渔业与新海洋经济协同发展、推进海洋经济与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做好海洋文旅文章等方面工作提出建议。 邓伦鹊委员建议,尽快制定海洋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产业与实施路径。尤其要科学布局产业,突出霞关港深水港定位并将其作为核心项目推进,以引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林强委员建议,强化产业链协同,通过建设现代化渔业加工园区吸引社会资本,推动海上加工“上岸”;深化产学研合作,吸引青年人才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并科学规划养殖区,推广数字渔业技术,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陈方敏委员建议,探索“新能源+海洋”模式,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推动海上风电与文旅融合。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观光体验,串联景点打造全天候文旅消费,发展海上夜市等业态,实现从日间观光到综合消费的升级。 俞波委员建议,为推进苍南港区霞关作业区烟墩山通用码头建设运营,应强化人才引育,搭建平台引进专家并培育本地队伍;完善交通配套,加快县道扩建并谋划疏港铁路;推动产业联动,融入全省港口体系,保障本地货源,并制定财税政策吸引企业入驻,提升综合效益。 李希拉委员建议,抢抓氢能机遇,利用负电价时段制氢,并招引固态储氢等前沿技术;拓展氢能在港口船舶、岸电替代等场景应用;设立专项产业基金集聚产业链,打造浙南氢能产业高地,实现绿色转型与经济效益双赢。 县发改局、县文广旅体局、县交通运输局、县重大能源中心、县渔业中心等部门现场就委员关切作出相关回应。 刘建敏高度肯定本次协商成效,认为本次协商形式好、选题准、建议实。他指出,发展海洋经济是苍南落实上级部署、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当前要聚焦新能源、现代渔业、港口建设、海洋治理等重点领域攻坚突破,强化规划引领和要素保障,凝聚各方合力推动苍南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叶信迪指出,苍南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广阔、潜力深厚,要现有渔业基础发展现代海洋牧场、远洋捕捞,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同时凭借港口优势吸引临港工业、海洋装备制造、滨海旅游等新兴产业落地生根。县政协及广大委员要进一步通过民主监督等方式,继续关注苍南海洋经济发展,努力将前期调研发现的问题建议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助力苍南海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