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关地名来历——《苍南地名溯源》
时间:2021-10-13 08:53:43 来源:信息中心

霞关位于浙江省最南端,与福建省福鼎市沙埕港隔海相望,明清为卫戍要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为防御倭寇入侵,曾派兵驻守,名“镇下关”。乾隆《平阳县志•防御志•兵制》明洪武二年(1369年),平阳州复改为县。建温州卫平阳守御千户所,设江口关、镇下关。

据《玉介园存稿•沿海事宜》记载:“温郡沿海一带,延亘三百余里,其间多系浅涂,潮到即退,难以泊船,其地皆泥淖,不便登岸,惟傍海之山插入江中,其下水深,即巨舰可泊,寇亦易于登劫。沙埕为浙闽之交,镇下关实为要隘,然山之入海者仅有数处……其入寇之道,每随风向为转移。遇东北风,则先由萨摩或五岛至琉球,如再遇东北风,则必至温州或台州。而防海者,以三四五月为大汛,九十月为小汛,因其时多东北风故也。温既密迩闽海,故防之于海外也,要当先严蒲门镇下关、奥南台之险,以扼其来。”

港口城镇霞关(吴德隆/摄)

其地之港湾为海防门户,又称镇下门港。明嘉靖二年(1523年),于镇下关设关镇守,并设南关、北关、镇下关三个关卡,派兵驻守。嘉靖三十三年(1554 年),在蒲门招募一支水军。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设金乡、磐石备倭把总,驻金乡卫,专管水关,统辖水兵5支,船48只,兵1255名。镇下关总哨官 1 员,领哨官1员,船 17 只,兵 436 名,汛期屯泊官奥,守洋孙、大奥、竿山、潼头一带。北与江口关,南与福建烽火门,下接南麂,游哨各官兵交相会哨,专御蒲壮、金乡、大小濩一带地方。并在山上设烟墩警报,与北关、南关二岛形成掎角之势,又称“三山镇港”。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增设镇下关水寨,用于防御海面倭寇来犯。镇下门水寨,前与悬中堠对,隶属蒲门、壮士二所,颇为蒲门要区。

霞关城区全景(谢康生/摄)

有关霞关地名所见文献史料有“镇下关”“镇下官”“镇下”“镇下门”“镇下门关”“镇下门港”“镇下关水寨”等地名。如隆庆《平阳县志•舆地志》和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均作“镇下”。《筹海图编》浙江地图绘有“镇下门港”“镇下关水寨”。康熙《温州府志•兵防志•明兵制》:水关,镇下关,在平阳县地方,设总哨官一员,哨官一员,带领民捕舵兵二百四十四名,军队舵兵二百七十六名,大小战船二十只,泊官岙海洋。乾隆《温州府志》十三《关梁》引《海防图略•镇下关》:明弘治年间,因蒲壮二所船料缺额故废。隆庆四年(1570年),军门谷中虚题设。《读史方舆纪要》平阳县镇下关水寨在县东南百四十里,亦曰镇下门关,坐临大海,其东有官奥,舟师驻泊处也。出奥直冲台山外洋,倭贼犯镇下门,必取道官奥,守御为切。《天下郡国利病书》浙江镇下关,原系水寨,该金乡卫官军防守,弘治中废,隆庆四年(1570年)题设总哨官。

为防御倭寇入侵,明廷派兵在此设关镇守,故冠之“镇”字。下关相对于南关(岛)、北关(岛)而言,下即为方位词,因镇守浙江沿海最南端的一个关隘重地,故名“镇下关”“镇下”“镇下门”。

清时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日,温州、福宁(府治今福建霞浦,辖地为今宁德地区)两府总台率部于此会哨,旌旗蔽日,金鼓喧天,自此成为当地军民的爱国节日。相传清康熙年间,驻扎于此的水兵清晨时看到旭日东升,光照云海,红霞满天,五彩缤纷,清澈的海水映得一片通红,蔚为壮观,美其名为“霞光”。民国初“霞光”“下关”与“霞关”以地方方言谐音,此后在使用过程中得以演变,雅化为“霞关”,现通称为“霞关”。民国十九年(1930年)建立霞关镇,属平阳县蒲门区。

泰顺籍清代诗人范鸿书历游镇下关,赋诗《泊舟镇下关》:“村落分闽越,孤舟此暂稽。天围东海小,潮涌北关低。归思催鸿雁,浮踪感鸊鹈。榜人何处去,月满大江西。”详细描述了镇下关的地理、环境、天然良港及作者深深的情感抒怀。

明沿海卫所,每千户所设备倭船十只,每一百户船一只。每卫五所共船五十只,每船旗军一百名,春夏出哨,秋冬回守。卫所在内地主守,在沿海者主备倭。而又备战有船,守瞭有寨,传警有烽堠墩台。

明宣德十年(1435年)三月,罢浙江水寨,海船仍设快船哨备。

《筹海图编》记载:春汛小汛先期一月,将各道兵士督发各海口要害之处。在温州者出楚门、出磐石、出金乡等处,安营操练。与兵船相表里,以为防守万全之计。春汛至五月终,小汛至十月终,方全撤兵归道,严立限期,永为遵守。则防御周,而贼无伺志矣。

四参六总,分哨守各洋港。每值春汛,战船出海。初哨以二月,二哨以四月,三哨以五月。小阳汛亦慎防之,其南哨也,至镇下门、南麂、玉环、乌沙门等,山交于闽海,而止其北哨也,至洋山、马迹、滩浒、衢山等处交于直海而止。

嘉靖五年(1526年),命沿海诸卫充实军伍,修补各水寨,所有备倭战船责以操练。

《筹海图编》五载称:金乡、磐石二卫,海港守备有水寨凡五。镇下门水寨。东距大海,倭若登犯,径抵瑞安所城,则平阳、赤哨诸处无策捍御,极为冲要。旧制战船二十艘,南会福建烽火门、流江。北会江口港巡哨,岁久撤备。今议将江口寨兵船于此往来,存留旗军防守,限于财匮,不堪复设舟师也。更宜添置,方为慎固。

《玉介园存稿•温州卫所及海防官制说》称,嘉靖戊午(1558年),其南北要隘如镇下门等处俱设名色把总,带领水陆官兵防汛。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设温州参将,统陆兵九总,其中后营、中营、前营、珠明营、炎亭营五把总兵,驻蒲壮、金乡、仙口、珠明岭、炎亭等,要冲海上,以防倭寇。

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置镇下门水寨,由名色把总领之。隆庆四年(1570年),镇下关设总哨,泊官岙。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金磐把总陈朝阵亡于镇下门。康熙《温州府志•名宦志•武宦》载:“陈朝,永嘉人,任温区金磐把总功加游击。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率舟师御敌于镇下门阵亡,兵道李思诚上之,诏录其功。”

清雍正《浙江通志•海防志》称,温处参将统陆兵九总,水兵二支。左营名色把总一员,部领哨官四员、兵四百九十四名,屯扎蒲壮、上下魁冲要海口,专御镇下门、流江一带地方,南与福建交界,北与中营官兵会哨。金磐把总统游哨及黄华、飞云、江口、镇下各关水兵凡五支。镇下关总哨官一员,部领哨官一员,船一十七只,兵四百三十六名,汛期屯泊官岙海洋,哨守洋荪、大岙、潼头一带。北与江口关,南与福建烽火门,下接南麂游哨,各官兵交相会哨,专御蒲壮、金乡、迤南、大小濩一带地方。

霞关老街(金子友/摄)

根据苍南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霞关仅有一处明代蒲壮所城首任千户马凤崖古墓葬,其他地方至今尚未发现明代及其更早普通百姓墓葬。由此可见,霞关在明代虽已有守兵驻扎,但只是朝廷为了防止倭寇骚扰,保卫蒲门百姓人身财产及沿海海域安全而设立的关卡,仅为军事占据点,霞关还没有聚众而居。

清初,清政府为切断对郑成功的供给,分别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与十八年(1661年)颁布“禁海令”和“迁海令”,东南沿海原居民内迁10里,局部内迁30里。迁界后庙宇、民房焚毁一空。并令“越界者不论远近,立斩不赦”。两令使得沿海男妇老幼,提携号哭离开家园,田园荒芜,村民游离失所,深受其苦。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统一台湾后次年才开始展界。故此期不可能有人抗令朝廷,在此开山设村,而且两令使沿海渔业和盐业废置,地无三尺平的霞关离开渔业便毫无意义,人们即使住在这里也根本无法生存。

《瑞安水师哨巡平阳海汛》记载,清雍正二年(1724年),福浙总督觉罗满保请将瑞安陆路副将改为水师副将,令其哨巡南洋瑞安以南,陆汛应归平阳副将管辖。南洋一股自镇下关与福建烽火门,海汛接壤。起北关官山、金乡琵琶、南麂,北至大四屿与左营海汛交界上,归瑞安营管辖。平阳海汛系瑞安营管辖,守备领千把总带兵督船轮巡,战船九只,四只内洋巡哨,五只外洋巡哨。乾隆十九年(1754年)厘定外洋各岛屿及交界处所绘图注明存案。北关至镇下门系平阳陆汛,可以收风取水屯船。镇下门至南关与福建烽火营交界。以上海汛系平阳县管辖,均属瑞安营水汛。

闽浙两省水师巡洋每年五月十五日,温州福宁两镇在镇下关洋面会哨一次,查取各海口,分别紧要、次要列册呈报。乾隆十五年(1750年),浙江巡抚哈尔吉善奏定巡洋会哨之法,镇臣自二月出巡至九月撤巡,每两月与接界总巡官兵会哨一次。上汛先巡北洋,至九月撤巡南洋。下汛先巡南洋,后巡北洋,如温州镇先巡北洋,后赴南洋,与闽省海坛镇会哨于南关镇。先巡南洋后赴北洋,与温州镇会哨于南关,如此则上下两镇哨期可免守候、躭延之责。

镇下关为清代紧要海口之一,设有炮台。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额设左营汛防镇下关把总。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额设镇下关千总。清代绿营兵制驻分汛,汛分台寨口址,各派兵驻守,日久制弛,台寨虚设或竟废弃,而册报仍列兵数,具文而已兹照。并营册胪列各台寨口址名目,并兵数如左。左营额设马步,战守兵丁二百九十一名,驻城有马战兵一名,无马战兵八名,守兵四十一名。游巡北路,无马战兵十名,守兵二十名。案驻城巡游兵应八十二名,此表列八十名以内,有外季把总二员,为有马战兵未计入,合各驻防兵二百九名正,得二百九十一名。镇下关口址有马战兵一名,无马战兵八名,守兵九名。

南关岛上的清末《浙闽界碑》(薛思源/摄)

至光绪元年,镇下关有水兵驻守,据现存南关岛《闽浙界碑》记录:“光绪元年三月,禀奉宪示设立南关山界碑,见南属闽省福鼎县武辖烽火营,界北属浙省平阳县武辖瑞安营,并于该山各建营房,派拔弁兵长川驻守,以昭严密。” 民国五年(1916年),温州水警3区队第11中队7分队驻守蒲门镇下关、大渔一带。

霞关城区全景(金子友/摄)

霞关渔港为全国有名的天然良港。因其海岸曲折迂回,岛屿、湾口众多,利于海上捕捞和近海养殖,又是外轮停泊和对台开放的重要港口。从霞关到台湾直线距离只有300多公里,乘海船20多个小时便可到达。拥有天然良港和便捷的海上交通运输条件,使霞关成为客商云集之地。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便在霞关设闽盐分栈,收售食盐。清宣统年间(1909—1911年),霞关客商将大米转运台湾出售,商业的兴盛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古渔村的形成。后来,南来北往的货物源源不断经过霞关运往各地,四面八方的客商纷至沓来。民国三十四年至1949年,霞关共有对台贸易商号40家,由于生意红火、商贸云集,因此霞关有“小台湾”“小香港”“小上海”之称。遥想当年霞关港口,过往的船只陆续不断,桅杆林立,人声鼎沸,颇有“门泊东吴万里船”之盛景。此时,文化教育事业也慢慢发展起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霞关创办第一座学校为镇关学堂。霞关现存的最早古民居构造符合清晚期浙南民居的特点。参阅霞关古渔村六大姓氏(郭、肖、黄、王、张、林)村民宗谱发现,这些迁居霞关的移民,来自大垵、瑶洞、蕉坑、南坪等周边村庄,均为清晚期迁徙至此,建房而居,宗谱里均未记载清中期以前有关祖辈的情况。初步推断,霞关古渔村形成于清晚期。(薛思源)

©政协苍南县委员会版权所有
支持:苍南县政协办公室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苍南县行政中心950室 传真:0577-68881167
浙ICP备 10053579号 浙公网安备 33032702000123号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