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时间:2021-10-09 09:31:29 来源:信息中心

据现有考古资料,今苍南地域在五六千年前后进入新石器时代,此时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苍南文明从此露出曙光。苍南先民借助简陋的石器,过着一种“飞土逐肉”的原始生活。目前已发现新石器时代前后的古文化遗址11处,大多分布在食物充沛、交通方便、生存条件相对较好的横阳支江两岸。在灵溪镇渡龙山等地活动的先民,留下了石器和古陶碎片等文物。

新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千多年至2千多年不等。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二是发明了陶器;三是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我国大约在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

根据南京博物院主编的《东南文化》一书记载,1989年温州市文物处派员与苍南、平阳两县文物工作者组成文物考查组,从当年5月份开始,历时半月,共调查、复查苍南古文化遗址10处,加上1997年版《苍南县志》记载的乌岩山遗址也算是我县最早文化遗址之一,共有11处。除蒲江畔上的马站圆山仔和埔坪乌岩山遗址外,其余9处遗址均分布在古横阳支江两岸山坡上,这些地带山谷开阔,前有江河,后有高山,是以狩猎经济为主的先民最为理想的居住场所,这与浙南其他地区,甚至闽东地区遗址的地理环境一致。遗址相对年代,从采集标本分析,大多为3千多年前商周时期遗址。

1.仙堂山遗址。位于桥墩镇桥墩水库下的仙堂村仙堂山。1989年5月调查发现,为商周时期遗址。遗址四周为高山,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因久经耕作,文化层受到严重破坏,采集到的标本有石器、陶器。其中石器有锛、凿、戈等。锛呈长条形,横剖面呈三角形或梯形,与北岙山的石锛相似,为新石器晚期的遗物;戈通体磨光,穿孔。陶器有泥质黄陶、泥质灰陶和印纹硬陶等,器型有鬲、豆、罐等。其中泥质陶胎松软,外表索面或拍饰折线纹,器型有碗、罐;印纹硬陶胎质坚硬,外表多拍饰回纹、方格纹、篮纹、网纹、弦纹等,可辨认器物多为罐、壶。现为苍南县文物保护点。

仙堂山遗址新时期时代晚期石矛(苍南县文博馆提供)

2.北岙山遗址。位于灵溪镇浦亭片区灵浦村外北岙山东坡。1989年5月调查发现,为商周时期遗址。分布面积约4000平方米,采集到的标本,石器有石锛、石凿、石斧,陶器以印纹陶为主,纹饰有网纹、篮纹或施黑、赭色陶衣。现为苍南县文物保护点。

3.马站圆山仔遗址。位于马站镇桥头村北圆山仔自然村海拔40余米的圆山仔山坪西侧缓坡上。为西周、东周时期聚落地遗址。分布面积约1500平方米,堆积层发现的石器主要有石锛、石斧、石镞等。其中,石镞镞身瘦长、前锋较长,横断面呈菱形。同时还发现一些燧石,前端有棱角,有明显的磨制痕迹。现为苍南县文物保护点。

马站圆山仔(林其毅/摄)

4.嘛宫山遗址。位于灵溪镇浦亭片区燕头村。为商周时期遗址。分布面积约l000平方米。遗物标本不多,石器多为箭镞残片,陶器只有几片外腹施赭色陶衣的泥质陶。

5.灵溪圆山仔遗址。位于灵溪镇浦亭片区燕头村。为商周时期遗址。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米。遗物标本石器有石锛、石镞。

6.渡龙山遗址。位于灵溪镇渡龙片区渡龙村。为商周时期遗址。分布面积约4000平方米。遗物石器有石锛、石戈、石矛等;陶器主要是印纹陶,器型多是罐、钵,纹饰以方格纹、网纹、篮纹为主。

新石器时代晚期石锛(苍南县文博馆提供)

7.后山遗址。位于灵溪镇大观片区鱼塘口村。为商周时期遗址。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遗物石器有石锛、石镞等;陶器有印纹陶、泥质灰陶,外表或饰篮纹,或施黑赭色陶衣。

8.岭隔山遗址。位于藻溪镇下山虎村与盛陶村交界的岭隔山缓坡上。为商周时期遗址。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遗物有石器和陶器残片。石器有石锛、石戈等。石戈,残状,通体磨光,双面钻孔。石锛,长条形,一面较平,另一面有人字形脊,单面刃,刃部磨光,横断面呈弧线三角形。或在另一面做出斜刃,刃部磨光,横断面呈梯形。陶器有印纹陶、泥质陶,纹饰以素面居多,篮纹次之,偶见刻画纹和云雷纹,器型有瓮、钵等,具有商周特征。

9.福旗贡尾山遗址。位于灵溪镇大观片区后垟村与坑底交界的福旗贡尾山。为商周时期遗址。分布面积不明。遗物石器有石锛;陶器以印纹陶为主,纹饰多为篮纹。

10.乌岩山遗址。位于矾山镇埔坪片区柯岭脚村乌岩山东向坡度平缓处。为商周时期遗址。1986年4月调查发现。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米。表层已被破坏,有商代遗物陶片、石器2种。陶片系泥质灰陶、夹砂陶。有罐、豆、碗、钵等,壁饰回纹、弦纹、绳纹和云雷纹。碗作敞口、圆唇、斜直腹、平底,内壁或刻“十”字符号,以直写为主,刻画时较为用力,刻痕较深,符号清晰可识,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认为是一种文字,表明今苍南地域已透露出文明的曙光。罐作直口、圆腹、凹底,胎薄色灰,器表均拍印交叉条形纹。石器有石锛和穿孔石矛,石锛有两种:一种扁条形,正面平整,背面隆起,单面刃,横断面呈梯形;另一种残存上半段,背为人字形脊,横断面呈三角形。石矛整体呈三角形,两面有脊,横断面呈菱形,单面穿孔。石锛和石矛均属磨制品。1986年,埔坪猪母岭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石刀长约60厘米。

新时期时期石矛(1990年矾山乌岩山出土,苍南县文博馆提供)

新石器时代晚期石矛(矾山镇埔坪片区领兜王汝琴捐献,苍南县文博馆提供)

11.龟仔山遗址。位于灵溪镇浦亭片区岭东村。(杨道敏)

©政协苍南县委员会版权所有
支持:苍南县政协办公室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苍南县行政中心950室 传真:0577-68881167
浙ICP备 10053579号 浙公网安备 33032702000123号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