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吴氏大院群——《苍南老宅院》
时间:2021-11-24 09:47:46 来源:信息中心

钱库镇夏口村是苍南县为数不多的千年历史文化古村。吴氏始迁祖吴太乙自五代后唐同光年间(923—925年)入迁,历代以来耕读传家,蔚成望族。吴氏后人先后有过宋朝“六进士”、明朝“十举人”的辉煌时期,因族人科举联翩,朱紫冠带,故有“儒宦里”雅称,又有“夏口的笔头、前吴的拳头”之俗称(“笔头”指读书人,“拳头”指习武者)。

一、 吴大成构建四座大宅院

夏口原有5座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筑的砖木结构吴氏大宅院,其中4座并列而建,每座呈三进合院式。今存3座,以清代布政使理问吴荣烈故居保存最完整。吴氏大宅院选址于当地北河与西河交叉口这片风水宝地上,占地30余亩,两面临水,户朝东南,这是水乡建房的最佳选向,这样可宅依绿水,户纳春风,也是江南人常说的“风水”,江南水乡自古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之意。

夏口大夫第大宅院台门    陈红卫/摄

夏口司理第大宅院台门    陈红卫/摄

夏口司马第大宅院台门    易际祺/摄

大院群为夏口吴氏三十世吴大成所建。吴出身书香门第,一生饱读诗书,官封儒林郎,家有万亩良田,以“赀称雄乡里”。娶郑家楼名门闺秀郑氏为妻,获封诰命六品。他育有四子:荣鳌、荣照、荣烈、荣然(由明经例赠儒林郎、候选州同知),他们都是饱学之士,均获功名。乾隆初年,这位江南垟首富出手不凡,耗巨资聘名师巧匠,历时20余年,先后建成结构相同、毗邻相连、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座三进四合院,作为四个儿子府第,并以其儿子功名与官职分别称为“布政第”“大夫第”“司马第”“司理第”。其规模之大,造型之华丽,一时轰动江南垟。

各座大院门屋均是三间落翼硬山顶平房,以中间大门为通道,门楣上挂有府第名称黑底金字的官匾,让它拥有卓尔不凡的气派。二进、三进主屋为五间明檐落翼七间大平房,2幢正屋后左右各建有2幢对称的三间厢房,让每座大院拥有三四十间房子,前后两进天井地面上铺着打磨得很平整的花岗条形石板,四个角落安有设计得很科学的排水道作为排泄雨水之用,后院则是自家花园,广植花草。

屋内梁柱、门扉、窗棂、雀替、斗栱都有花鸟人物的木雕,至今还清晰可见各种生动精致的图案。各屋中间厅堂、檐廊的地面用手磨青砖铺就吉祥图案,古朴美观,不滑足。大厅门口石阶两边安有抱鼓石,美轮美奂。各大院四周筑有独立高大的青砖围墙,各自隔开,使宅院布局完美合理。

并排四座大院的各自前台门两边是以花岗岩菱形阁石打底,上砌有青砖的八字形高墙,墙体镶嵌蝙蝠图案的花砖,墙前各有一二对旗杆分立左右,以及各座房子硬山顶房脊上用砺灰堆塑的凤头,真是八面威风,使整个建筑群给人以气势宏伟,孤傲威严之感。

1. 莲花池。在四座吴氏大院群前正中,有2口莲花池,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成,以种莲花得名。其中大路西边一口面积约700平方米的椭圆形古水池,名叫灵池浃,总容量0.23万立方米。井壁以块石筑成,地面以上有围墙,井口有石板铺成的台阶,用作全村饮用水源。大路东边一个面积相同的水池,名叫洗荡浃,用于居民日常洗涤。村规民约规定,决不能胡乱使用。

夏口吴氏大院群前的莲花池    金余仁/摄

2. 吴荣烈故居。至今保存完好。台门左右置八字墙,墙前竖两对棋杆石。进台门为石板铺设的宽阔天井,左右围砌砖墙。迎面是七间前厅,台阶左右置青石抱鼓石。明间宽畅,方砖铺地。正厅左右置三间厢房,正堂(明间)上有珍贵的10扇照屏上贴有“百福百寿”墨宝,每个字字体各异,无一雷同,这是吴荣烈之父吴大成六十寿辰时,姻弟张南英(进士、乾隆《平阳县志》总纂)手书的贺礼。“文化大革命”时,这10扇屏风门差一点遭到毁坏,好在吴荣烈七世孙吴作序拼着老命,死死抱着“破四旧”干部的大腿,苦苦哀求,才使这件文物免遭劫难。后来,一位北京书法家来这里足足临摹了一周。又有一位金乡人来这里临摹,用来设计台历,赚了个盆满钵满。

夏口吴荣烈故居    金子友/摄

吴荣烈故居中堂匾额     黄通佐/摄

当年,乾隆皇帝钦赐“龙章宠赐”寿匾一方及“五龙头”,也依然挂于中厅梁之上。“五龙头”是乾隆皇帝赏赐的一个盒子,大小与普通办公桌抽屉相差无几,专门用来存放公文。盒里装饰着五条龙,均用黄金打造。“五龙头”在“文化大革命”中曾遭遇“斩首”,现在看到的五条金龙经过修复,依然熠熠生辉、栩栩如生。

二、吴荣烈冒死告黄梅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时任平阳知县黄梅是朝廷户部尚书曹文埴的外孙女婿,又是朝中大学士阿桂的干儿子。依恃朝中有人,他在平阳设立苛捐杂税,大肆敛财,士民苦不堪言,时人以“黄梅时节家家苦,青草池塘处处冤”一诗相讥。黄梅借口弥补国库亏空,定下以亩派捐,不成就“勒借”。此外,他还巧立名目,非法印制了“飞单”等单据,从中敛财,民国《平阳县志》载:“在任八年,侵吞部定谷价勒捐之钱计赃不下二十余万。”平阳乡绅深受其害,但对黄梅无可奈何。

吴荣烈(1735—1800年),字巨扬,号芑斋,晚号甘愚老人,是江南垟著名乡绅。作为大户,自然派捐也多,最终吴荣烈对黄梅的贪酷忍无可忍,遂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联合金乡监生潘荣桂等人状告黄梅。当时恰好浙江学政窦光鼐(字符调,号东皋,诸城人)在温州主持府试,平阳一名学童在试卷中暗中夹带状纸。窦光鼐发现后觉得事态严重,决定调查此事。吴荣烈等乡绅趁机向窦光鼐正式递交状纸,告黄梅亏空勒借,以及母丧丁忧期间借机演戏敛财等劣迹。窦光鼐回朝后向乾隆参奏此事,但大学士阿桂认为窦光鼐参奏不实。乾隆对一名知县贪污之事倒不怎么放心上,反而对黄梅借母丧演戏之事写了御批:“若此事果实,则真如原奏所称,行同禽兽,不齿于人类矣。”

窦光鼎画像    林勇/提供

有着“铁御史”之称的窦光鼐决定亲自到平阳收集更有力的证据。起初在县明伦堂贴出公告,鼓励人们举报,但不少人因有所顾忌而不敢出面举证。窦光鼐将场地转移到城隍庙,局面顿时大变,吴荣烈等数百乡绅呈送了黄梅非法派送的各类田单、印票、飞单、谷领、收贴、催贴、借票等等。为表示证据确凿,吴荣烈等人愿随窦光鼐到杭州与黄梅当堂对质。

窦光鼐还未将奏本上呈朝廷,浙江巡抚伊龄阿抢先参奏窦光鼐,说他在平阳“咆哮生事”,刑逼书吏,恐吓生监,勒写亲供状奏,煽动生员和百姓作乱。乾隆大怒,下旨将窦光鼐革职查办,黄梅一案移交浙江三司庭审。

在杭州听闻圣旨后,吴荣烈、潘荣桂等乡绅握着窦光鼐的手痛哭。窦光鼐说:“吾为君等死,君等倘与吾俱死,皆无憾乎?”吴荣烈等人说:“诺。”吴荣烈等人此时已存必死之心,各自写好信件寄给家人,交代好后事。

在杭州公堂之上,抚台不敢得罪阿桂和曹文埴等重臣,故对黄梅百般包庇,而对吴荣烈等人却百般刁难,甚至威逼利诱,每一次庭审都大刑伺候。然而吴荣烈等人铁骨铮铮,据理力争。潘荣桂甚至在公堂上发出了“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呐喊,连问官都为之动容。庭审达十八次,而案情都无法如三司所愿。他们想迫害吴荣烈等人,所幸因窦光鼐到场而无法得逞。据吴乃伊《筼坪纪异》载,在杭州期间,吴荣烈深感自己生死未卜,夜里到吴山拆字问卜,拈得“春”字。卜者说:“春字拆开就是‘三’‘人’‘日’,三天内有三人到杭州,事情会有转机。”果然三天后钦差阿桂、闵颚元、窦光鼐三人来浙。

案件呈胶着状态,窦光鼐深感三司审理明显不公,自己又势单力薄,于是他绕过了阿桂和曹文埴等要员,通过一位满族将军,顺利地将黄梅的罪证直接呈送到乾隆手中。铁证如山,乾隆才如梦初醒,遂批示:“若不明白办理,何以服天下舆论?”他迅速派江苏巡抚闵鹗元为钦差大臣,到杭州督查黄梅一案。在确凿的物证面前,黄梅案审理进展顺利。最终黄梅在杭州伏法,阿桂、曹文埴、伊龄阿等朝廷高官也受到应有的惩罚,黄梅任职期间所立的不法名目也随之取消,黄梅案以吴荣烈等乡绅一方获胜而告终。后来吴荣烈族裔吴国华(字星池)将黄梅案情节改编为鼓词唱本《清风剑》,流传于世。

三、吴荣烈父子与西园(少有园)雅集

经此一场轰动全国的乡绅告知县官司,吴荣烈名声大振,但筋疲力尽的吴荣烈此时已绝意功名,希望为子女获取功名创造更好的条件,遂在自家宅院与四房宅院之间的空地上构屋数间,修筑私家园林西园,即少有园。园内堆假山狮岩,挖鱼池,建弓形小石桥、翠芳亭、水月亭,植花卉草木,修花径,建造别具匠心,使山、房、石、树、桥、水融于一体,体现了江南园林奇妙的构思。

对西园,林鸣凤(字筠亭)曾有精彩描写:“西园,古聚英地……其园磈而为山,漥而为池,山崚嶒起伏,循池水为湾,环其石……”,“园之中移步换形,四时俱可游赏,故寻幽览胜者无虚日焉。”陈培元《西园记》也提到作为藏书室的饶芳室:“醉墨堂之西,辟园曰西园……自西轩入,间以露台。对面屋三楹,为藏书库,罗列十三经、二十二史及子、集、说部诸书,牙签插架,井然秩然。其旁为兰室,兰花开时,则命园丁舁置其中,清风来拂,芳香袭人,令人作与善人交想也。”

西园一角    清·吴乃伊/绘  陈红卫/摄

乾隆四十年(1775年),吴荣烈在西园内为族内子弟开设私塾——启蒙家塾,聘请湖州进士、温州府学儒学教授胡腾蛟的兄弟胡秋圃执教。吴乃伊《少有园二十四小照》第一图《竹屏问字》题记曰:“醉墨堂之西,由露台入,有启蒙社。当筑社上梁时,长兄入小学,余适于是时生。其间竹屏藤几,悉皆先君自制,而余祖尝于此颐养焉。追忆膝下捻须,直如昨日事也。”

乾隆五十年(1785年),吴荣烈又在西园开办吴家学塾——博文书塾,延聘陈培元、鲍台主讲。林鸣凤《博文社记》称:“芑斋吴先生乾隆乙巳岁建博文书塾,先于乙未岁建启蒙家塾。然其事匪自今始也。于宋有明远楼,宣和庚子吴公守身所建也,明洪武乙卯吴公以仁、以耘、以颖踵而修之,而汤国公赠为文苑楼。复有灵峰社,吴公迪建于永乐之庚子。二者各在所居儒宦里之东、西偏,文风为一时冠,而博文适鼎峙其间,前后辉映焉”,“斯塾之建也,青箱旧业,焕发维新,四方承学者亦彬彬蔚起,为海国壮其文澜,然后知故家之明德远也。”

西园雅集    清·吴乃伊/绘  陈红卫/摄

陈培元、鲍台是平阳诗坛名宿,围绕他们身边的有李方春、董朝岳、姜凌霄、谢熊、徐秉钺、方鼎等众多文人学士,吴乃伊喜欢与文人结社,吟诗作赋,遂与他们在西园订交,以兄弟相称,并绘《西园雅集图》。暇日“偕诸君坐玩其间,或谈诗,或散步,或论古今得失,各各相视而笑,莫逆于心,殆心相契乎……”在夏口形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文化圈。李方春曾记曰:“诸君清才藉藉,异日者钟鼎山林毋相弃,离群索居毋相忘,虽不敢比美古人,而此心可一日千古也。”诗人董朝岳作诗记述诸君子集会时的盛况:“名园惬素心,乐事共七子。把臂列雁行,论交爰序齿。爰为兄弟称,金兰志永矢。昔惟切切然,今复怡怡尔……寄情各自得,真趣形笔底。或摩右军书,悠然凭素几;或临摹结画,泼墨剡溪纸;或理琴中弦,舟溯沦涟水。观者与听者,无心各欣喜……”吴乃伊将以上师友所作诗文汇编为《西园雅集》。

吴荣烈生员出身,赋性闲雅,尤喜吟咏,余暇时间也常与乃皋、乃伊二子坐园中,“或谈诗,或论古今得失”,悠然自得。

长子吴乃皋,字淡而,乾隆十年(1745年)生于萧江杨梅庄外婆家,少小读书,颖悟过人。长大后,补邑弟子员,擅长写诗作文,常常“兀坐终晷,握管不辍”。有人评价他的文稿:“辞古而清,意肆而正,得风人之旨,非深于诗者不能。”吴荣烈去世后,由他来主持家政事务。但晨夕之暇,“挥谈麈,捻吟髭,尤不减当年兴会”。后来染病去世,年仅46岁。吴乃皋很少与别人谈诗,其子吴履畴后来在旧箱子里找到父亲留下的“残篇百余页”,经吴乃伊整理成册,“录为两卷,计古近体诗四百五十五首”,取名《涂鸦诗学》。吴乃伊亲自作跋,并邀请胡秋圃等名家写诗评,印刷了两百多本,分赠亲友。

次子吴乃伊,字莘夫,自幼随陈培元、胡秋圃、鲍台等习举子业,可惜“三膺乡荐不售”,后来“乃援例授儒学职,历署西安教谕,定海、云和训导”。吴乃伊在西园基础上改建“少有园”,鲍台曾为此园作记:“吴氏之园虽少,而其中有花如绣,有草如剪,有石如狮如屏。有柳焉宜烟,有桂焉宜月,有兰焉宜露,有松焉宜风,有蕉焉宜雨。上有鸣禽,下有清泉,阴晴朝暮,转瞬殊观,得少佳趣,是亦足矣。”吴乃伊邀请鲍台、杨诗等入园设帐,教育吴家子弟。《少有园二十四小照》第二图《兰砌曝书》题记曰:“藏书库三楹,在西园桐荫亭北。旁置斗室,左右植兰花十余盆,清风徐来,幽香满座。先君自题其室曰饶芳。阶下有古石砌数行,即童年曝书处。”吴乃伊为人仗义疏财,鲍台赞他“吴甥颇爱客,累夕倾金樽”。吴乃伊著有《屏石山房吟稿》。

四、两袖清风吴履墀

吴履墀(1779—1838年),是吴荣烈的从孙,民国《平阳县志》有传。早在修筑东魁陡门时,他就善于处理村民矛盾,展示出超群的才干。嘉庆年间(1796—1820年),吴履墀以贡生身份捐纳福建泰宁知县,这是个地瘠民贫的地方。吴履墀到任之日,先到当地城隍庙发誓,自己一定廉洁自守。泰宁地处闽赣交界,许多流民躲在深山老林里,常惊扰商民。吴履墀为保护商旅平安,就在商道设卡。他在每个乡设立收粮使,从而杜绝官吏在征粮时中饱私囊。民国《泰宁县志》称:“(吴履墀)莅事,果不易操守,抑强扶弱,苞苴关节不通,去官日,囊橐萧然,祀报功祠。”吴履墀调到仙游县任知县,正好遇上福建闹饥荒,他奉命回到老家平阳粜米数万石以解决本县之困,活人无数。后来又先后调到上杭和光泽两地任知县。在光泽县,有一个叫李德姑的女子被杀害,前任县令断为自缢。但吴履墀觉得这是一桩冤案,他亲自去现场侦查取证,将真凶李蔼德抓获。当地百姓视其为神人,为他立生祠。道光十四年(1834年),他又调回泰宁任知县,当时正闹饥荒,饿殍载道。前任县令不开粮仓,而吴履墀到任后立即开仓平粜,并在四个城门口设立粥点,结果百姓“全活无算”。后来又调任浦城知县,城内有丐帮千余人,肆意抢掠,人们不敢得罪。吴履墀果断地将他们的头领抓获正法,其余的乞丐都作鸟兽散。

吴履墀在浦城任上未久就去世,五地知县,两任泰宁,两袖清风,在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的清代官场,像这样的官员极为难得。

五、吴家五世六修东塘

东塘是江南百姓生命线,若无东塘抵御海潮,江南良田都成盐卤之地。清乾隆到同治年间(1736—1874年),夏口吴大成、吴荣烈、吴乃伊、吴履墀、吴冠朝五世六修东塘,保一方平安,恩泽布于江南四乡八都百姓。

乾隆十九年(1754年),生员陈际清主持修筑阴均陡门。第二年,陡门修成,资金缺口很大,陈际清自己捐银三十五两,吴荣烈父亲、贡生吴大成捐银二十五两,“以竟其绪”。

乾隆六十年(1795年),东塘屡遭风潮,洪波震荡,堤堰倾颓。此时吴荣烈与黄登修、冯文炳等有识之士挺身而出,自筹资金,“栉风沐雨,从事银涛雪浪间,以共襄厥事”,修筑了林家院、东门杨、监后垟一带塘埭,合计千有余丈,南监之地始得以安,平阳县令赵黻作《南监海塘记》以纪之。吴荣烈曾作《南监海塘纪事》诗八首,以纪其事。

嘉庆元年(1796年),东塘岁久就圮,吴荣烈又率众兴修,幸无潮患,民赖以安。至嘉庆十四年(1809年),仅依赖一座阴均陡门升降调节水势,已难以解决整个江南垟的旱涝难题。吴荣烈从孙吴履墀在阴均陡门以北相度地势,重新修筑一座陡门,称东魁陡门(也称燕埭陡门)。建陡时某村以建陡会破坏风水而进行阻挠,吴履墀在该村祠堂办酒,对他们说:“陡建一方,利在四乡八都,问犹有以风水为惑乎?”村民心悦诚服,纷纷表示支持,“由是新旧两陡犄角,与时启闭,向之消水于六日者,兹仅消之于三日;向之消水于四日者,兹仅消之于二日,患减而功倍,则禾稼资溉而不虑浸,陡自此益矣”。

道光十年(1830年),台风海潮冲决东塘,骤雨咸水涌入内河,田禾淹没无数。吴乃伊正出任西安教谕,但他念及东塘是父亲吴荣烈所修,不忍心其毁坏,在杨诗、杨芳林等南监儒生支持下,斥资重修自孔家湾起至泮河止的东塘,疏浚塘内河道,在塘外开凿小沟。又在林家院等处当潮之冲紧要处,树石柱数十丈,增筑水步。两年后才完工,“塘阔二丈余,袤十里许”。平阳训导翁琢撰《重修南监海塘碑记》。

同治三年(1864年),吴履墀之子吴冠朝对平阳知县余丽元说,东魁陡门闸坏,自己家道已经中落,有心无力,建议推举其他乡绅出面主持修筑,自己全力助之。后来众人推选金舟乡楼下郑观岳当总董,夏成瑚为副董,吴冠朝为原总董,成立修陡班子。当时海潮很凶猛,屡筑屡圮,众人议论纷纷,所幸郑观岳不为所动,陡门修好后,缺口资金也由他自己垫补。(黄孟广、陈文苞)


©政协苍南县委员会版权所有
支持:苍南县政协办公室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苍南县行政中心950室 传真:0577-68881167
浙ICP备 10053579号 浙公网安备 33032702000123号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