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地名来历——《苍南地名溯源》
时间:2021-09-01 14:37:00 来源:信息中心

桥墩地处苍南县西部,古称松山,历史悠久。桥墩镇古属归仁乡三十七都松山和三十六都平水。松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据《苍南县志》(1997年版)记载:“唐末,有道士马湘(号自然)、王延叟师徒于松山西壑修炼,后南游不还。”关于松山地名的来源,赐进士出身、奉训大夫、前知江西九江府事、年家眷弟周嗣宗撰于元大德乙未(1307年)春二月谷旦的十二岱《黄氏宗谱•叙》中这样记载:“黄氏之祖原籍长溪族于赤岸,五代时,闽王曦与弟王延政争立(940—944年),国以大乱,由是景仁公自南而北,越桐关,寓于松山家焉,时从迁者二十三人,因其地倚山带水,松林茂密,号曰松山。”

松山是山名,又是地域名。关于松山古地域,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三•山》记载:“松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其土宜松。又曰五公山,俗传钱令公入闽,五子从行,尝宴于此。”“三十七都,松山,分水。一图。”“松山镇……为西镇,有松山市。”“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癸巳岁冬十一月,闽寇侵境……永嘉王尉楚山统兵守御松山。”《大清一统志》称,松山在分水山东,“高秀与玉苍山相亚”,一名五公山,古时为风景名胜区,除南峰、西壑外,还有巽峰、北峰、莲花峰、覆釜峰、须弥峰诸胜,现在这些美景已无从寻觅,唯留下一些优美的诗歌和神奇的传说。宋代林仰有《松山》诗:“梯尽瓯闽万叠山,山中喜见浙中天。好抛灵运崎岖屐,直上林宗散诞船。旷野夜收桑柘雨,平湖晓浸芰荷烟。宦游惯作东吴客,相望何人立水边。”

明弘治《温州府志》载:“归仁乡在平阳县西南五十里,有松山等9个旧里。” 松山处在浙闽通衢上,是水陆交通交汇点,成为鼎、平、泰三县陆路物资集散地。弘治年间(1488—1505年)即有市,并设松山镇,为老平阳县五大古镇之一。隆庆《平阳县志》载:“归仁乡三十七都下有松山、分水村。”民国《平阳县志》记载:“二十七都在县西南九十里,(包括)分水关(旧作分水,旧志)、矴步头、下阳、焦滩、小玉沙、桥墩(有市,旧设松山镇)、焦坑、蒋阳、五代山、凤村、梨尾椇、黄坛底、黄坛口、马渡、陈罗阳、小沿、关帝庙,以上新增。案:旧志,有松山村(见《水心集》,今自桥墩以下至梨尾椇,皆为松山地)。”

自古以来,松山、平水地名屡见于地方史志与名人诗文。宋代著名学者许景衡(1072—1128年)的《分水山诗》中,有“再岁闽中多险阻,却寻归路思悠哉。三江九岭都行尽,平水松山入望来”的描述;他的《圣寿禅院》诗,写的是归仁乡松山圣寿禅院,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该寺建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弘治《温州府志•卷五•桥梁》记载:“松山八角桥,在三十七都。”民国《平阳县志》记载:“上元桥,旧名松山八角桥,明万历间(1573—1619年)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重修,改名平水桥。”该志还记载:“平水公馆,在三十七都。”弘治《温州府志•卷六•邑里•乡都》记载:“三十六都,平水、莒溪、浦口、腾垟。一图。”清代诗人刘眉锡(1749—1823年),以本地实景作《松山》《平水桥》等诗,《松山》诗有“林湜安居宅,黄中直谏堂”的文句,所言及的林湜(1132—1202年)是南宋林正甫,官至司农卿,晚年居松山;黄中世居松山,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举进士,廷对第三。松山名称一直沿用到清末。孙锵鸣为朱凤辉(家住“五份朱”,今车站旁大枫树即其宅后园)撰写传记,仍称其为松山人。

桥墩今名在清代因桥而得。桥墩门名称始见于隆庆《平阳县志》康熙修补本:“康熙七年,设桥墩门新寨。”系军事关卡与分水关类似。故乾隆《平阳县志•舆地图》中亦标有“桥墩门”“分水关”关卡的名称。桥墩名称始见于乾隆《平阳县志》:“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戊寅,设桥墩汛,驻把总一员,外委把总一员,兵六十六名……”

桥墩,释义为桥梁的主要支承物,桥梁上部建筑就放置在桥墩上。据明弘治《温州府志•桥梁》记载,明弘治年间,三十六都民间人士为方便交通,繁荣集市,在卅六、卅七两都界溪上建成一座简易石板桥——松山八角桥。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重建,仍为石板结构,计有18间隔石柱,长100余米,宽4.5米,高6米。

桥墩是浙闽两省交界地,是鼎、平、泰三县的交通要道,地跨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个都,中隔一条大溪,人马来来往往均靠矴步石行走,天一下雨就漫大水,常有来往行人被淹死。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当地居民集资在三十六都和三十七都交界的平水溪上建松山八角桥,因水流湍急,屡遭洪水冲毁。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石桥再建,桥两边的石栏杆是地方绅士温德恭出资建造的,改桥名为“平水桥”。清代莒溪诗人刘眉锡在《平水桥》一诗引言中曰:“平水桥屋三十五楹,康熙丁亥年(1707年)八月,大水圮。乾隆壬午年(1761年)四月,桥成三十七楹,癸未年(1763年)七月,风水又圮,现架板桥。”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秋,为增强桥梁的抗洪能力,当地百姓邀请南宋街能人李仕林做头,增筑石墩3座,改名为“永丰桥”。平阳知县出头笔缘金,带动全县头面富户捐款,造起一座数丈长、一丈多宽的大石桥横架于大溪之上。桥中间筑有两座大桥墩,居中桥墩尖锋是三十六都与三十七都分界线。东边桥面立着石栏杆,每根石栏柱上刻雕有小石狮,西边桥面上竖着1米高直径1寸粗的圆形实心铁栏杆。古人谜底:“平阳一根石扁担,两头挑起七十三。”即为此桥与三十六、三十七两都也。连接大石桥两端有三条宽敞的大街,桥东三十六街,桥西三十七街、三十八街,每条街尾端各筑有一座圆形大拱门,桥墩门因有一桥二墩三门而得名。清咸丰三年(1853年),这座桥又被洪水冲塌,六年后(1859年)又进行拆修,更名为“桥墩门桥”。清同治三年(1864年),里人于三十六、三十七两都界溪上重新建造三墩十八孔大桥,上筑石栏及拱门,气势雄伟,因其年在甲子上元,故称上元桥。后乡人吴敬清在桥头圆拱门上题“桥墩门”三字,故此地称桥墩门,简称桥墩(据《苍南文史资料》第二辑《苍南若干地名来历》记载)。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桥墩乡镇保甲情况一表主要街市中,载有“桥墩门”,民国十四年印行的《平阳县志》所录,三十六、三十七两都都有份的中心村“桥墩”,因清康熙初年设桥墩门寨得名的“桥墩”,至民国已取代延续千年的“松山”和“平水”。林英才撰写的《古镇钩沉》称,民国时期闻名南洋的桥墩产“墩门烟叶”,商标名就是“墩门”。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平阳知县汤肇熙在《吾南书院记》一文中曰:“昔三十六都,桥墩门石桥长数十丈,上有屋,屋以杉木架,乾隆三十年,洪涨桥圮,木汛至水头不散,居民争欲取。”

清光绪九年(1883年)和民国二年(1913年),这座桥又两次重新修建,桥屋的一边为石栏杆,另一边为铁栏杆,整座桥经过加固增宽,颇为壮观。平时,桥上还可以摆上布摊、百货摊和小吃铺等,甚是热闹。每年农历五月十八、十月十五桥墩门会市,这条桥上摆满什货摊、玩具摊、木质家具等,桥下的沙滩上还搭架戏台,人来人往,吆喝声、叫卖声和唱戏声混杂一起,更是热闹非凡。清郭钟岳《瓯江小记•香泡》:“香泡,柚属也。以平阳桥墩门者为佳,色红,可食。”可见,清后期桥墩门已逐步代替松山。民国《平阳县志》称三十七都“分水关、矴步头、下阳、焦滩、小玉沙、桥墩(有市,旧设松山镇)、焦坑、蒋阳、五岱、凤村、梨尾椇、黄坛底、黄坛口、马渡、陈罗阳、小沿、关帝庙。(按:旧志有松山村,见《水心集》,今自桥墩以下至梨尾椇,皆为松山地)”,可见民国初,松山已被桥墩所代替。

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村里制为乡镇制,桥墩设镇。镇的行政区域以大溪为界,分三十六街与三十七街,三十七街又以小溪为界分顶街、下街。民国二十一年,平阳县设立南港区桥墩镇,桥墩始称镇。因为是浙南闽东茶叶、烟叶重要集散地,民国期间相当繁荣。旧桥墩街道房屋以跨溪大桥(古称松山八角桥)为中心兴建,东西走向。桥东三十六街因地古属三十六都,故名(即今玉山路)。街道长条石板铺路长约200余米,东首街头有圆拱门牌坊一座,外横批上书“桥墩门”三字。桥西三十七街于民国建镇时因属三十七都,故名。街长400余米,也是石板铺路。顶街与下街间有小溪相隔名曰“水闸头”。顶街、下街西首街头,也各有圆拱牌坊一座,顶街圆拱门上书“岳峙烟凝”4字,下街圆拱门上书“溪山毓秀”。两街街宽4米多,店铺大多为两层明楼。

1960年8月10日凌晨,桥墩水库出险,桥墩门桥又被洪水冲毁了,连数吨重的石墩也被冲到三里路外,斜栽在后隆溪滩边。因当时正值国家遭受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民众生活艰辛,再加上离桥墩门桥遗址约200米远,有条104国道灾后即建成的桥墩公路桥,亦可借道来往,故原桥墩门桥曾消失25年之久。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冬,桥墩民众才自筹资金10多万元,重建桥墩门桥,终于1987年秋建成。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双曲3孔拱桥,取名“桥墩门大桥”。

历经20年岁月沧桑,在桥墩镇政府牵头下,对桥情有独钟的桥墩人又集资300多万元,于2006年在桥墩门大桥上段的玉门路到江对面新村新建一座玉龙大桥。下段桥墩公路大桥,因现代交通流量、荷载量加大,于2010年底又开始整体重修,在原桥面宽9.7米的基础上,两侧各加宽3.5米,并重新浇灌巨大的水泥桥柱。今天,横阳支江桥墩段这三座大桥,成为古镇桥墩门的三座姐妹桥。2018年以来,桥墩人又集资1000万元,把原桥墩门大桥改建成浙南最大的廊桥。尤其是中间的大廊桥,长100米(廊长71.6米)、宽9.6米、桥面至桥亭高10.86米,桥廊内40多块3米长的“皇板”,雕刻桥墩历史、人文、风景等内容。

平水,明清时属三十六都。民国《平阳县志》:三十六都,“莒溪、腾垟、桥墩(有市)、柯岭、阳半岭、棋盘岭、大玉沙、洪岭(凤岭)、金山头、柳阳、相公亭”。(按:旧志有平水村,见陈与义诗,今桥墩北境称平水里。)可见,民国初平水也被桥墩代替,而合称桥墩。(资料来源:《苍南地名溯源》苍南县政协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杨道敏主编,线装书局)

©政协苍南县委员会版权所有
支持:苍南县政协办公室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苍南县行政中心950室 传真:0577-68881167
浙ICP备 10053579号 浙公网安备 33032702000123号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