矾山地名来历——《苍南地名溯源》
时间:2021-09-01 14:37:23 来源:信息中心

矾山镇位于苍南县西南部山区盆地,境内因盛产明矾而得名,素有“世界矾都”之称,是浙南历史最悠久的矿山集镇。传说元朝,这里已有近百户人家。人们一边开荒种庄稼,一边挖地表矿石,煎炼明矾。当时人们还辨不清哪些是矾矿石,哪些不是矾矿石,而是将这里各种石头都拿来试炼,经过煅烧、泼水、风化,把结晶的明珠挑拣出来,其他杂石丢弃不要。后来才渐渐认准矿石样子。然而采掘秩序十分混乱,东挖西掘,见矿就采,弄得整个矿山到处坑坑洼洼,像个癞痢头。日子一久,人们就给这地方起名“臭头山”。这是矾山最早的地名。到了明朝,因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癞痢头,“臭头山”这地名自然犯忌触讳,人们便把“臭头山”改名“赤垟”。据《平阳县志》记载,明朝初年,矾山炼矾业已初具规模,矿工们不但能辨认矾石,在地表找矿,还能扒开黄土层,用“烧火龙”的办法开采矾矿。随着人口逐渐聚集,后又建窑炼矾,遂名矾山。矾山地名最早见诸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苏伯衡《平仲集·卷四·谭济传》:“平阳民杨伯存造伪钞矾山。(洪武)九年夏,事觉,(谭)济直捣其地,获之。”根据章鸿钊的《古矿录》和《浙江省平阳县志》记载,矾矿明朝初年就已经开采;永乐初,以温州输矾困民,罢染色布(《明史·食货志》)。这与民间传说吻合。

清朝,矾山称赤垟山,因其土带赤色,后又作赤阳、赤洋。清初,刚刚兴盛起来的矾业生产连遭两次严重摧残。一次是康熙十二年至十五年间(1673—1676年),明末降将耿精忠从福建率兵入浙,沿途大肆烧杀掳掠,矾山人民纷纷外逃。大约过了10年,才陆续回来,重整家园。另一次是当时矾窑排出的矾浆水和矾烟污染了邻村环境,损坏了邻村庄稼,遭到农民反对,告到官府。清官府片面地给矾商下了“死禁令”,禁止明矾生产,谁敢再犯者杀头。这一来,明矾生产停顿了,矾工们失业了。少数人转而务农,更多的人被迫沦为乞丐,流浪他乡。后来经矾工们扶老携幼到县府找县官评理,官府理屈词穷,才答应呈文朝廷,候旨定夺。结果,总算皇恩浩荡,康熙皇帝下旨“赤垟矾矿,恩准孤贫度食,而矾水必汇入海……”这道圣旨当时还刻成石碑,竖立在矾山苦竹湾村的白马爷宫里。于是,明矾生产才得到恢复,矿区才又逐步形成。咸丰七年(1858年)十一月平阳县监生李昕等给皇帝奏请,叩求谕禁:厘捐之外,毋须不 肖奸徒再向窑户勒索。内容中就有“平邑三十一都山多田少,不宜稼穑,惟山高出产明矾,居民向以煎矾为业,运销觅利,事极辛苦,凡无田产者,藉此为业 ”。可见清咸丰年间,三十一都的炼矾已经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称矾山镇,属第三区。民国二十七年归属昆南区,后称矾山乡。1950年7月改称矶山镇,1953年12月,矾山明矾矿区成立后,属明矾矿区管辖;1955年矿区撤销,1956年5月升格为平阳县直属镇。1958年11月,矾山镇与南堡乡合并,称矾南管理区(生产大队),属矾山人民公社。1959年7月撤销矾南管理区,建立南堡管理区,10月恢复矾山直属镇。1969年划归平阳矾矿,1973年恢复为平阳县直属镇。1981年6月,苍南县从原平阳县析出,矾山镇为苍南县直属镇。(资料来源:《苍南地名溯源》苍南县政协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杨道敏主编,线装书局)

©政协苍南县委员会版权所有
支持:苍南县政协办公室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苍南县行政中心950室 传真:0577-68881167
浙ICP备 10053579号 浙公网安备 33032702000123号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