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亭地名来历——《苍南地名溯源》
时间:2021-09-18 09:01:01 来源:信息中心

炎亭,旧名盐亭,其地名与盐业有关。盐亭,也称亭场,即煮盐之地。旧时,盐民称为亭户,因为煮盐之地曰亭场而得名。《唐书·食货志》:“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宋史·食货志》亦称“煮海为盐,其煮盐之地曰亭场”,即取卤制盐的地点为亭场。

炎亭面朝左右对峙的两山,中间有大片的金色细沙滩;沙滩外侧是碧蓝的海水,长达10多公里海岸线又有鳌江入海口淡水回流,饵料充沛,在沿岸10—20米水深处,拥有丰富的江蟹资源,素以“浙南蟹乡”著称。因有港口,江南垟不少家族的始迁祖从闽东航海,从炎亭上岸,其中盐亭马迹是登陆点之一。据当地《方氏宗谱》记载,唐景福元年至五代后晋天福年间(892—943年),“闽人方翌同驾舟扬帆,沿海抵此(盐亭),行见山岙盘桓,水深土沃,居民鲜少,海滨有鱼盐之利,而土可耕,山可樵,故率其家族十人定居”。又据东田村《陈氏宗谱》记载:“考陈氏先世甲第蝉联,冠裳济美,邑中推为巨族也,其始祖亮弼公世居闽之长溪赤岸,因王曦作乱,挈眷,泛舟渡海,而至平邑南海马迹登岸。”

炎亭历史悠久,据清乾隆《平阳县志》记载,五代时期已有盐亭之名:“邑之盐亭,向为斥卤,今皆沃壤。”并在此设所征盐税。五代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和尚愿齐在南雁设普照道场和十八座寺院,吴越王钱弘俶命以平阳县内各地征收锦绢、茶盐等税供给僧徒,盐亭、绵坳、茶亭、钱库因而得名。今其西沙陡门旁,尚有盐坛遗址。

北宋时南监场征收盐税之处设在此。南宋仍沿用盐亭之名,如叶适《水心集》也作盐亭,叶适在给朱熹的弟子林善补(下岭人)的母亲所撰《夫人陈氏墓志铭》中写道:“夫人并家有盐亭山,阿阜深衍,卜者指斗门之北曰:是宜冢藏。善补税于官十亩。初,光孝寺亦佃盐亭山,在斗门之东,由戴家山而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陈氏迁居炎亭,逐步发展捕鱼业。

元末,本地诗人陈高在《竹西楼记》里写道:“温之平阳有地曰盐亭,在大海之滨,东临海,西南北三面负山,山环之若箕状。其地可三四里,居者数百家,多以渔为业。循山麓而入,峰峦回抱,不复见海,其中得平地,有田数百亩,二十余家居之,耕焉以给食。有潜光院在焉。”

明代至民国,盐与炎音讹变,盐亭称炎亭,盐亭与炎亭并用。查明弘治和万历《温州府志》、清乾隆和民国《平阳县志》等记载,皆记为“盐亭”,属金舟乡二十一都。但在一些时人的诗集和史料文献中,已记为“炎亭”。如明金乡文士陈宪邦《春日重游炎亭沙上》:“出郭春光信可怜,啼莺宛转听来圆。烟笼淡碧开残雨,草媚娇青映远天。瀑泻潺湲云际落,潮生海屿岛中悬。韶华一瞬那堪问,忆昔同游是去年。” 盖蛮话方言盐、炎音同,遂为炎亭。

炎亭是全省36个重点渔业乡镇之一,苍南县渔业重镇。据传,早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炎亭就屯扎人员建通道、捕御蟹,专供御用。1975年炎亭的三疣梭子蟹销向世界市场,遂成为国内闻名的梭子蟹之乡。1996年起,又成为省内有名的虾蛄之乡。(资料来源:《苍南地名溯源》苍南县政协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杨道敏主编,线装书局)

©政协苍南县委员会版权所有
支持:苍南县政协办公室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苍南县行政中心950室 传真:0577-68881167
浙ICP备 10053579号 浙公网安备 33032702000123号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