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库镇湖广店村与宜山镇环城南路东段相邻,与宜山高级中学一墙之隔。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当乡村领导寻找“万元户”的时候,湖广店户均年收入早已突破万元大关。湖广店老九间,见证了中国蓝夹缬、温州印染业发展,以及湖广店丁财两旺的繁华。
老九间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晚清典型草根民宅,坐落于湖广店戴氏宗祠西南50米处,门牌是湖广店112—116号。苍南农村门牌钉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其时老九间大多已成为空房,少有人员居住,加上禅间(中堂)、偏间,5个门牌实属正常。老九间主人戴日钦(1845—1914年)育有七子:祥修、祥镐、祥三、祥四、祥树、祥良、祥众。祥字辈七兄弟先后各建有一幢七间或五间民宅,分列于老九间前后左右,周边筑有高高的围墙,前后均设有台门。今老九间和前后台门及部分围墙尚存。
湖广店老九间(右) 金余仁/摄 老九间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以前,这一年,戴日钦将刚满15岁的三子戴祥三送到芦浦应学知处拜师学艺。戴祥三聪明能干,学艺不到3年,就熟练掌握了印染技巧。17岁时学成回家,戴日钦便出资300大洋,在靠近宜山街的湖广店老家老九间开办聚丰染坊,由戴祥三执染,主要生产夹缬被面,工艺俗称“敲被儿”,并打出“湖广店敲被儿”品牌。随着生意日渐兴旺,戴日钦七子戴祥众、堂侄戴祥虎和一批大小孙儿均到聚丰染坊帮忙、学艺。 老九间台门 金余仁/摄 至七兄弟分家时,事业有成的戴祥三为获得聚丰商号,自愿拿出300大洋,分给其他5个兄弟,从此聚丰商号由戴祥三与戴祥众及侄儿戴乃松、戴乃夫共同使用。此后,随着夹缬印染生意不断兴旺、从业人员不断增多,戴家又分设了几个染坊。其中戴乃须用润美商号;戴乃玉因属第五房,用五丰商号;戴乃宣用永华商号。戴祥三堂弟戴祥虎也独立设立染坊,平阳纺织厂前身就是戴祥虎家的家产。其主要产品“百子图夹缬被面”“双喜龙凤灯笼夹缬围巾”和“蓝印花布”等产品,在清末民初风靡浙南、闽东、闽北。据不完全统计,从1888—1978年的90年间,湖广店先后有蓝夹缬靛青染师37人,蓝夹缬硫化染师44人,规模可见一斑。 1957年宜山区组织宜山土布联营染坊,由戴祥三之子戴乃快(1901—1981年)经营的聚丰染坊关闭,并入宜山土布联营染坊,转用硫化兰作染料印染夹缬。1962年大旱,因河岸倒塌,建在湖广店河边的聚丰染坊也随之倒塌。1981—1983年,戴祥三之孙戴志渺(1936— )又做了3年印染,主要产品是“百子图”夹缬被面、“双喜龙凤灯笼图”夹缬围巾和大批量的蓝印花布,终因市场一天不如一天而再次歇业。后来,戴祥三曾孙戴美意、戴美旦又开始经营印染业,在原聚丰染坊不远处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工厂,用现代化机器设备搞印染,工厂仍沿用聚丰商号,企业执照名称还是浙江省苍南县聚丰印染厂。2015年12月1日0时以后,因县境内进行“五水共治”和环保提标升级,这家企业被关闭。与此同时,老九间主人戴日钦后裔创办的海天漂染(四房四、四房七合资)、联友印染(四房四兄弟合资)也关闭了湖广店工厂,共同迁入龙港新城印染工业园区。至此,老九间历经130多年的风雨飘摇,终于告别湖广店印染业的忙碌、嘈杂和纷扰。 戴氏印染业最旺盛时期,不仅有自家专业生产人员和负责购料、产品推销的专业购销人员,还雇请了不少佣工。其雇工也有部分艺成后,回家开了作坊,成了老板: 杨师世,今龙港市水心垟村人,戴乃玉女婿,婚后到戴家学艺,后回家开设染坊。 陈宣和,1935年生,现住宜山镇珠后村,是戴乃玉外甥,少年时在戴家学艺、做工,1957年回珠后自开染坊,以硫化兰为染料,印染夹缬被面和蓝印花布被面。苍南县文物部门收藏有他家仅存的一块缬版。 陈康算(1923—2000年),出生于今龙港市,年轻时在金乡王姓染坊当过学徒,出师后来到湖广店夹缬印染第四代传人戴志国和第三代传人戴乃玉家做长工,边做边学,更加熟练掌握了印染核心技术——发靛难关。1957年宜山区搞染坊合并时,陈康算回家务农,兼做一些织、卖土布生意。1988年,薛勋郎得到“上海蓝蓝中国印花布社”创建者久保麻纱的资助,并在陈康算帮助下,在宜山镇八岱村家中开设中国最后一家夹缬印染作坊,在与陈康算合作中学得夹缬印染技术,至今仍在坚持印染夹缬。儿子薛可柱、薛可良随父学艺,产品通过“上海蓝蓝中国蓝印花布社”等销往海外,使濒临灭绝的夹缬印染技艺得以延续。(杨道敏、陈庆汗)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