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窑地名来历——《苍南地名溯源》
时间:2022-01-13 14:17:19 来源:信息中心

碗窑位于桥墩镇,距苍南县城约20公里。据明弘治《温州府志》载,碗窑属平阳南港归仁乡三十六都蕉滩地。开始陶瓷烧造则始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巫氏宗谱》记载),始迁自闽汀州府连城县姑田里的巫氏族人“巫人公”引入制瓷业后的逐步发展形成多族氏聚集的传统手工业村落。在较长一段历史时期,官方冠以“蕉滩碗窑”称谓。古时“蕉”通“焦”通“礁”,故各种志书载也“蕉滩”“焦滩”或“礁滩”。民国《平阳县志·食货志》载:“烧造之业最早者,为南港三十七都焦滩,清雍正间(1723—1735年),夏、施、巫三姓首创为之,有十二窑,产值约银圆八万……货之种类,曰盌曰盘,盌有大斗、二斗、三斗、四斗、可二、可三、大水、中水诸目,盘有五寸、六寸、尺盘诸目,惟制法粗疏,仅资民间常用,不如赣省精致。焦滩近年略仿赣制,先以紫泥为匣,置盌其中烧之,白洁胜常瓷,然仅有大斗、二斗、六寸盘而已。出口销路,温属而外,浙则宁波、乍浦;苏则江阴、南通、泰兴;皖则淮安,鄂则长江,以及山东牛庄,台湾诸处。”这是碗窑原名“焦滩”第一次以村名见于史料。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玉苍、矴步两乡合并为腾步乡,碗窑成为腾步乡下属7个村之一,碗窑第一次以村名见于史料。

历史上,蕉滩地小。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印行的《平阳县志》中,三十六都只有平水、莒溪、浦口、滕洋,并无“礁滩”之地名。礁滩,从字面上理解,便是指地质历史时期或现在由于溪(河)相沉积作用,在溪(河)水或洪水、波浪的搬运下,沉积物堆积形成的乱石滩岸。特指莒溪流域有突出礁石沉积的溪床。

实际上,全国各地称之为“碗窑”的地方不计其数,故想明确传达某一地方的信息,必须加“某某碗窑”,以明示。就近里讲,如苍南观美村碗窑、华阳碗窑尾、藻溪盛陶碗窑等。那么桥墩碗窑,因村口溪床多礁石,俗称礁滩,故称礁滩碗窑。

当村落手工业文明达到一定程度,享誉在外时,制瓷业窑口取代区域地名,蕉滩碗窑改称“碗窑”可能属于此类情况。

“碗窑”村名历史溯源未有确切之记载,但当地遗存有清咸丰二年(1852年)的《立碓买卖契约》称:“立卖断契人陈后基、陈后烈兄弟等今因缺钱急用,兄弟合议自愿将父手置已阄分名下有碓仔壹杼,并基地、车轮诸物一共在内。坐落三拾柒都碗窑,土名大浚头第二轮车左边第一杼,合着四至列后。情愿托中出契,送卖断与江炳祥边为业。当日三面断定时值价钱叁仟伍佰文正。其钱即日兄弟随契亲收完足……”依契载看,清咸丰二年前已是“三拾柒都碗窑”一说。

志书的载录也有出入:一、《平阳县志》一版本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桥墩巫、夏、施三姓在焦滩建窑烧陶,后发展至13座窑,焦滩遂改名为碗窑。”二、《平阳县志·食货志》(1925年版)记载:“烧造之业最早者为南港三十七都蕉滩,清雍正年间夏、施、巫3姓首创为之,有十二窑,产值约银圆八万。”三、1997年版《苍南县志》记载:“有文字可查的,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有夏、施、巫三姓在蕉滩(今桥墩碗窑)筑窑烧制土碗。到民国十二年(1923年)建窑达12座,年产值约银8万元,由于蕉滩以碗业著名,故又名碗窑。”

另据《温州古旧地图集》,清宗源瀚等编绘《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温州市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初印本]已标注“碗窑村”。

原苍南陶瓷总厂保存档案,1956年碗窑八大厂(大组)合并成立“平阳南港蕉滩瓷器合作社”股金簿所载还是“蕉滩瓷器合作社”。

综上所述,碗窑自清雍正年间起,村名“蕉滩”与“碗窑”并用,对外或官方载录一般冠以“蕉滩碗窑”,以示与近域“碗窑”有别,近现代文本方单称“碗窑”。(朱成腾)


©政协苍南县委员会版权所有
支持:苍南县政协办公室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苍南县行政中心950室 传真:0577-68881167
浙ICP备 10053579号 浙公网安备 33032702000123号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