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镇矴步头村,因村域多矴步而得名。总面积4.92平方公里,距苍南县城23公里。桥墩至莒溪公路穿境,古时为浙闽二省平阳(苍南)、泰顺、福鼎三县之通衢要道。莒溪、清水溪、南岙溪三水汇流于此,建于2007年10月的三源大桥,桥南置一碑联云:“三源水集古鳌福泽一方热土,两兽王守长虹畅贯四面康庄。”
1949年为矴步乡矴步村。1956年撤销矴步乡并入碗窑乡,称矴步高级社。1959年为碗窑管理区(大队)矴步头生产队。1961年称碗窑公社矴步大队。1984年改称矴步头村委会。1992年撤乡并入桥墩镇,现为桥墩镇碗窑社区所在地,辖17个自然村,1986年被批准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区村。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
因有三条溪流穿越村庄,故建造有矴步通衢达五组之多。矴步是桥梁的原始形态,学术上称堤梁桥,形状酷似琴键,又称琴桥,常见于山区溪流浅滩。坊间除雅称“琴桥”外,尚有“雁齿”美誉,如清朝泰顺举人周桂兰就形容为“鱼鳞砌就无呼渡,雁齿排来不问津”。
矴步头村全景 孙新尖/摄
顶广昌谢氏大宅 吴德隆/摄
关于碗窑矴步头村名溯源,历来史书、志书、谱牒、民书、民俗称谓纷杂,共出现“碇步头”“矴步头”“丁步头”“矴埠头”“顶埠头”等诸多名称,各有所出,或通假或笔误无考。
一、矴埠头汛。清代乾隆《温州府志·卷八·兵制·平阳协》中记载:
温州(设)镇总兵官,隶浙江提督,驻劄府城,辖乐清、瑞安、平阳、大荆、磐石、玉环各协营。顺治三年设副将,至十三年改设总镇,兼管处、金、衢三协。
驻防金乡寨城,右营都司一员,千总一员,外委把总一员,马步战兵丁共一百六十二名。
分防汛地五:一曰舥艚汛……一曰北港汛……一曰沙园汛……一曰矴埠头汛,右营把总一员,马步战守兵丁五十名。
《苍南县志·寨、堠、台、口址》记载:
矴步汛设莒溪、碗窑、藤垟、宋垟等口址。
《桥墩志·关隘》记载:
碇步汛因为有矾矿、铁矿,栅民聚集,又有道路可通泰顺,乾隆二十二年时,设有把总一,兵五十名。光绪二十年时,设外委把总一,兵十八名。碇步汛管莒溪口址,有守兵三名,碗窑口址守兵三名,腾垟口址,守兵三名。
《桥墩志·桥梁、碇步、渡口》记载:
碗窑碇步,在原碗窑乡碇步头,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桥墩去碇步头必经之处,设165齿,长110米,有高低两排,名列全县碇步之首,故地名也取碇步头。
清顺治三年(1646年),温州设副将,辖六县各协营,至顺治十三年时改设镇总兵官,兼管处、金、衢三协。可见六县各协营驻防、分防之寨城汛地,是在顺治三年时所设。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桥墩寨、矴埠头汛建于清顺治三年,这也是“桥墩”及“碇步”地名最早出现于官方文献的时间。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编纂的《平阳县志》三十六都只有平水、莒溪、浦口、滕洋,矴步头归属莒溪还是滕洋(腾垟)无考,康熙三十三年前矴步头尚未形成规模人口村落,但已建有若干“碇步”,形成村名。
二、“上(顶)鳌头”与“矴(顶)埠头”。鳌江初名始阳江,旋称横阳江或钱仓江,干流流域称北港,横阳支江流域称南港。史上因多条溪流汇聚于矴步头流入鳌江,“顶鳌头”某种意义上意指溪水与鳌江相连,一源之顶。民间浙南闽语称“顶埠头”,不排除二者谐音所致。昔时,横阳支江船筏运输通衢莒溪流域至矴步头埠头,故也有“上(顶)埠头”之意。清末至民国时期矴步头建有烧造粗瓷碗的阶梯窑,所烧之粗碗加之广昌大厝茶叶生意往来运输频繁,均以排筏运至桥墩转船运鳌江为多。直至1956年碗窑成立“平阳县蕉滩瓷器生产合作社”时,矴步头联下垟合作组为第四工坊,各设有一窑烧制,运输排筏五张。
矴步头 萧云凤/摄
矴步 望秋叹/摄
另据矴步头《谢氏宗谱》序记载,嘉庆乙丑年(1805年)、道光六年、光绪十一年、光绪三十四年等,均有载名曰“矴埠头”之称。如:“文厚公行四,厥子元和、元玖、元兴三人于康熙初年离斧岗游至平阳松山,循溪而入见夫峰回路转,林深土肥,兄若弟欣然有得,遂居于平泰联属之处若矴步头、若金山岭、若银场坑……嘉庆乙丑年蒲月。”这里不是“上(顶)埠头”,而是“矴埠头”。昔时,民之称谓“埠头”者,有是。
“鳌头”一说,曾有《苍南县校史志》称矴步头小学为“鳌头小学”,其余未见记录。需指明一点是“古鳌头”之称应是近来自媒体的讹称,查刘绍宽《厚庄日记》,光绪十四年(1888年)5月,曾分别五次提到“鳌江”和“古鳌头”。有学者指清末至民国鳌江也称古鳌头,否也,旧时古鳌头特指塘沽头和三官亭及旧码头一带繁华区域,不然刘绍宽也大可不必一个月的日记里分别开来两种称谓提及,故“古鳌头”与“矴步头”没有任何关系。
三、丁步头、碇步头、矴步头。矴步的修筑,早时较多利用大的自然溪石嵌入溪石丁砌固底的浅滩溪床,形成一定间距的踏步石墩,利于人行,讲究的每齿分高低两级,高的那级可供肩挑扁担者或涨水时行走,低的那级可容两人并肩而行。后有的改为白色花岗岩条石,一是美观,二是利于夜行者可借星月微光的反光行走。在涨水时,路人也看得清晰,不易跌滑。有的矴步因建筑时间久远而被列为文保单位(点),毕竟现代极少再行建筑矴步之举。
随着矴步头传统村落建设声名小扬,各种媒体措辞莫衷一是,“丁步”“碇步”“矴步”“矴埠”各表其是,那么该用那个较为规范呢?
《平阳文史资料》里曾有陈宜小文《丁步、矴步、碇步?》,陈宜的论述表意应作“丁步”。在此,笔者稍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文字也会随时间和社会文明发展而不断演化。
丁,属象形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是钉子,是“钉”的初文。古篆把锭的圆头保留,把锭的下部拉长,变成钉子形状。秦时小篆变了样,后因把“丁”用作“天干”的第四位,故此又另造了以“金”“石”旁表意,以“丁”旁表音的形声字“钉”“矴”。丁原是铜锭形,金属是坚实的,故从“丁”引申出“壮健”之意,古代把成年壮健的男子叫作“壮丁”。又引申出“人口”(如“添丁”)和指某些专职服务的人(如“园丁”“庖丁”)。
“矴”是“碇”的异体字,《辞海》解释“碇”字:“船停泊时沉落水中以稳定船身的石块,用处如后来的锚。”词语“启碇”就是起锚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对“碇”的解释是“系船的石墩”。陈宜认为欠妥,实则随着铁锚的使用,石锚便退出历史舞台,而“碇”的用意便缩小范围特指固定在岸上系船的石墩。“丁”较广义,也有“钉入”“嵌入”之意,既然延伸出金属的丁为“钉”,石头的丁为“矴”,文明社会的发展,需要汉字进一步的细分,为简便,象形字演化为不象形,随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资料的多样性,需要汉字的文明开化延伸,以利明析某一特定属性。因石而矴,笔者认为细化为“矴步”最贴近。再者溪滩水位的位移,“矴埠头”之意早已淡出记忆,无所谓查证对与错,只作规范用词,少混淆视听。故称“矴步头”村最适宜。(朱成腾)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