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宋家大宅卖余家
在金乡卫城众多古宅中,以东门余氏大院保存得最为完好。余家大院位于东门大街51-1-16号,依托狮山,坐北朝南,台门面临繁华的东门大街,建筑面积1122平方米。余家大院为清代建筑,由台门、前屋、厢房、正屋组成合院式院落。台门面阔单间,为宅院主要通道,中设大门,进深四架三柱,分心前后双步梁,地面用青砖铺成回形纹,屋面硬山造。一进入台门,只见空旷大院内的大屋迎面一字排开,眼界为之一阔。青条石铺就的天井地面,结实平整。前天井中部用长条石铺成甬道,高于两侧地面。前屋面阔七间,进深十二架七柱,分心前后双步梁带前后双步梁带前后双步廊,建于陡板石砌筑的台基上,上压阶条石。屋顶上“鸡母头”(朝风)振翅欲飞。屋檐栋枋粗壮坚固,斗栱精雕细琢。明间前设垂带踏步三级,垂带石上刻如意卷草纹。明间为敞厅,跨度甚大,地面青砖铺设,柱础皆方形,青石讹角,木柱方形抹角,明间置内额,用水波纹雀替承托,明间后廊为船篷轩做法,屋面双落翼硬山顶,檐口施瓦当。后厢房面阔三开间,进深八架五柱,分心前后双步梁带前后双步廊,屋面硬山顶,两端塑凤鸟吻。正屋建于陡板石砌筑的台基上,上压阶条石。明间前置踏步,面阔七间,进深十三架七柱,分心前后双步梁带前后双步梁带前后双步廊,绦环板镂(透)雕花卉图案,上置回形纹挂落。明间设槅扇封闭内外空间,槅扇绦环板雕刻暗八仙、双凤呈祥等吉祥图案。厅堂用内额,使用挑斡做法,地面用方形青砖对缝砌筑。屋面双落翼硬山顶,檐口施瓦当、滴水。每间房屋的雕花窗门均极其讲究。
清代东门余家大院原貌图 萧云集/摄 走过前院东首围墙,有一道圆洞门,进门又有数间厢房。屋旁有水井,平面呈方形,井壁用块石垒砌。水井用围墙保护,井旁还有一排美人靠。越过中堂,走进后院,两边也有厢房,后面再有厅堂及七间住房。无论前院、后院,从院子走上大厅,均有讲究的三级石砌台阶,两边还有石鼓墩。此外,还有一些装饰性的零星建筑。 余家大院台门 萧若驹/摄 若论历史,这座古宅经历了两任主人。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作为金乡卫城内世家望族之一的宋家首建大宅院。清初,金乡卫城经受了农民起义军陈仓的围城之难,随后又经历惨烈的迁界之灾,金乡卫城在迁界范围之内,城内世家大族纷纷离城。直至康熙九年(1670年)展界复井,金乡各大家族才纷纷返回金乡卫城内,后经30年生聚,盛复如初。其中宋家、余家、顾家、张家、陈家等望族拥有大量田亩而富甲一方,这些家族开始在城内重建家园,其中宋家三房同时启建三座大院。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来自宋家大房的宋经邦考中武举人,授右营水师守备,宋家就在金乡东门狮山之麓构筑华宅。为了显示其家族显赫身份和尊贵地位,特意将台门建造得异常高大威严,人称“宋家大板门”,今天保存最完整的余家大院即原是宋宅一部分。就在工程大体完工时,因经济负担过重,就将部分豪宅售与余家三房,从此宋家“大板门”换了主人。 宋宅虽然卖与余家,但主体部分仍存。宋宅位于金乡镇城中村第八巷36—42号,坐西北面东南,由台门、正屋组成合院式院落,建筑面积233平方米。今存民居属民国建筑,天井用条石铺成,台门面阔单间,砖砌仿木构。正屋建在块石叠砌的台基上,明间前设踏步,正屋面阔五间,进深八架五柱,分心前后双步梁带前后双步廊。椽下压望板,椽口施瓦当,屋面硬山顶。枋、梁、柱等用材较为简陋,雕刻较少,正屋明间尚存二石鼓,不雕纹饰。 余家大院中堂 萧若驹/摄 余家与宋家都是第一批迁入金乡的卫族。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汤和主持修建金乡卫完毕,来自宁波府鄞县望春乡的将士余启斌携眷迁入金乡卫城,起初定居南门,人称“望春长者”,为金乡余氏始迁祖。余启斌有一子,名古荣,娶妻夏氏,生鸽山、高山、平山、华山四子,分别为金乡余氏四房之祖。其后余氏子孙蕃衍,不断外迁,留在卫城内的是长房和三房后裔。 余家历代先祖因善于经营,是金乡屈指可数的富户,特别是余家三房购置了部分宋宅后,在原有基础上改建为三进二厢四合院。同时又从大院对面的屠家购地,建一面大照屏,上面雕龙画凤。又向大院东首的应家购地,另建五间平房,作为余氏蒙馆。蒙馆前后有花园、操场,临街有小台门,上刻“余家蒙馆”四字。此外还在西首辟地建一间小阁楼,名为笃学书斋,总占地面积5千多平方米。整个大院雕栏玉砌,飞阁流丹,更显雄伟壮丽,气势恢宏,与沈泰丰、潘家大院等一起,组合成金乡卫城内著名的建筑群。 狮山之麓的余家大院,庭院深深,见证了金乡卫城几百年的光辉岁月。但再坚固的结构也经不起风雨侵蚀,余家大院与卫城内众多古宅一样,渐渐地走向破落。原在大台门对面的浮雕龙凤之大照屏,也在数年前的民居拆建中消失。2017年,余氏大屋修缮完工,百年古宅重现新颜。 二、一樽难得会群公 居住在余家大院内的余氏素来富而好礼,诗书传家,堪称金乡卫城望族的代表。展界复井后的金乡卫城元气复苏,文风渐盛,学风日佳,尤其是余家大院内书声琅琅,弦歌不辍。更为难得的是,余家以雄厚的财力,在明清两朝的金乡卫城中独领风骚,城内大量文化建筑,如文昌阁、丰乐亭、狮山书院等,都留下了余家历代先人深深的印记。正如清代平阳教谕、宁波人卢镐给余家所写谱序中赞道:“予嘉其不忘源本,得四明大家风味,而又深羡其族姓繁衍,诗书稼穑,多务本业,隐隐隆隆,有日盛之势。” 清代余氏家族文士辈出,如清初就出了文士余象乾(?—1722年),留下不少诗文,如《南水门记》和《文昌阁记》,脍炙人口。 余家大院也是金乡文人骚客雅集之处,可与顾家小屿山房、夏口吴家少有园等名园相媲美。余宅主人余效莲是风雅之士,他与江南诗人陈培元、张潜斋(张綦毋)、顾耕云、张御、管永地等文士多有诗歌往来,这些文士诗作中,保留了不少描写余宅雅集诗歌。如张御,字次孝,号海东,金乡人,诸生,家世业儒,曾废书从贾,往来吴越间,善诗文,晚年授徒为生。他是余莲轩外甥,在《题舅氏小园》一诗中写道: 芳园半亩屋三间,门似陶家尽日关。 池漾一湾春涨绿,峰堆数朵石苔斑。 待迷蛱蝶花多种,留醉蜻蜓草不删。 何幸柴荆相去近,徘徊常傍夕阳还。 这首诗形象地描写了余宅主人余莲轩过着诗意而优雅的生活,宅内半亩芳园,木屋三间,内有池水、假山,蛱蝶和蜻蜓在花间翩翩起舞。夕阳西下,诗人常在舅舅的小园徘徊流连,不忍归去。 每遇良辰美景,余家大院内总有赏心悦事的文人雅集,如张御在《夏夜陪陈焕江、管兰圃、张潜斋、顾耕云饮二舅园亭》一诗中,就写到在余家大院举办雅集盛况: 画栏掩映绿荫中,延赏人来小院东。 月色灯光连座照,酒香荷飞隔帘通。 头颅转眼终同白,颜面何心早占红? 坐久不辞更漏尽,一樽难得会群公。 三、余氏兴建文昌阁 文昌阁历来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标志。金乡文昌阁前身是孔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原址在凤仪街城隍庙。在清初迁界中,孔庙沦为废墟。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余氏八世祖余道长(1660—1733年),字泰倩,号鹤峰。由太学即补州同知。谱载,他为人“倜傥慕义”。其兄余道任早亡,遗下一子名廷诰,才6岁,余道长将侄儿精心抚养至成人。余道长热心公益事业,曾参与疏浚南水门,便于官民舟楫往来。让金乡人铭记的是,余道长慕儒学,为振兴金乡文脉,慨然捐田20亩、园地6亩,兴建文昌阁。 据上文提到的余象乾《文昌阁记》记载,明代金乡卫曾一度儒风“磊落迭起,夸耀一时”,经明清之际兵火和迁界之灾,一度沉寂。展界复井后,开始经济复苏,人烟渐密,但是理学名人、甲第俊杰“仍未有著闻”。金乡卫城中的英华之辈、有志之士希望建一座文昌阁,来提振卫城文风。 此时余道长挺身而出,承担起建阁重任,他终于筹集到足够的建阁资金,但选择阁址却颇费周折。后来有人推荐狮山之麓的原卫厅后基旧址。余道长实地勘察,见此地“依狮屿则朴茂可掬,面金华则文焰堪瞻。翠柏苍松,龙蟠而虎踞;红桃白李,凤起而蛟腾”,果然是一块风水宝地。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四日,余道长主持开工仪式,亲自监督建阁工程,次年四月,文昌阁竣工。 新修的文昌阁高耸凌空,美轮美奂,势压群楼。站在阁上,锦绣卫城尽收眼底。阁内正堂设文昌帝君,旁侧设学堂,俾师生肄业。金乡文人雅士在此吟诗作赋,流连忘返,其中著名诗人顾清标见卫厅遗址用作文昌阁学堂,不禁作诗感慨道: 视事厅从碧嶂开,百年闲练见雄材。 承平乐聚惟弦诵,桃李春深一例栽。 余道长热心办学,深受金乡士子爱戴,“乡君子有感公力,与此中志其肖像,使将来不朽其名”。文昌阁是余氏家庙,在几百年间,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由余姓族长轮值主持祭祀宴会,并邀请金乡名士参会。 余方(1779—1852年),字志翔,号绍诗,贡生。一生在文昌阁中任教,致力于培养金乡后学,后人将他塑像于文昌阁内。咸丰至光绪年间(1851—1908年),贡生余秉枘(字方儒)和余欤钟(号甫生)、余欤元(号甫庭)、余欤东(号巽峰)、余庆荣等几代读书人捐资修缮文昌阁,并亲自执教其中,官府曾给余秉枘赐匾额“砺行续文”和“士林矜式”。 余氏家族对金乡文化事业的贡献到余庆荣夫妇达至巅峰。余庆荣(1845—1875年),字卓章,号晓岚,热心公益,在文昌阁内办蒙馆,并亲任塾师,施田办学,平阳县知县赠匾“尚义”(篆书)两字。可惜天命不永,享年仅30岁。余庆荣的教育和慈善事业仍由妻子李氏(1846—1902年)接力。李氏知书达礼,淑惠善良,善于持家,不断捐资公益事业。李氏还助田200亩设义仓,每年征租积存,逢灾年济贫民外,剩余作为文昌阁办学开支。 余寿相(1878—1909年),余庆荣嗣子,字惟恩,庠生,娶妻朱氏,夫妻继承上辈慈善之举,对办学也不遗余力。据《金镇文成碑记》记载,余寿相与夏毓兰、徐润之等同仁发起创办狮山书院,“复以余氏所施常平田二百亩充赡膏火”。余寿相捐田200亩,带动金乡卫城乡绅掀起捐资助学高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余寿相还邀请金乡名士、表亲徐迪秋(1870—1923年)担任文昌阁醒狮学堂堂长。并把徐迪秋一家接到余氏大院,入住后进五间,使其安心在余氏蒙馆任教。 四、爱国教师余韵初 余韵初(1893—1945年),余寿相之子,字景锵,杭州省立甲种商业学校毕业,与民国“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是同学,又是莫逆之交。两人毕业后都曾留沪、杭银行工作。一年后因故土情深、思家心切,余韵初回乡继承祖业,但与章乃器通信不断。余韵初与金乡名流一起将文昌阁醒狮学堂改为金乡小学,亲任校长,高薪聘请名师任教,为金乡培养出大批人才。他奉献出义仓200亩耕田所收租金,以作办学经费,凡余氏宗亲子女上学皆免交学费等。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唾骂,各地纷纷发起讨袁运动。当年9月,金乡的余韵初与王筱兰等组织师生举行反袁活动。1919年,北京发生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消息传到金乡,余韵初就在余氏大院内发表演讲,组织金乡师生在城内游行,声援“五四运动”。 余韵初主持的金乡小学充满着生机活力,举办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深受学生欢迎。1922年,其学生陈式纯、苏渊雷、陈则之等组织金乡醒狮化装演讲社,这批优秀学子得到民主和科学的启蒙,融入革命洪炉,成为时代骄子。 1926年,余韵初在中共地下党员游馥介绍下,加入国民党。1929年,当选为浙江省国大代表。余韵初富有强烈的爱国心,1937年,他支持长女余美萼教师组织醒狮票房宣传抗日。其本人也多次在金乡玄坛庙等地演讲,唤起民众起来抗日救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日,余韵初终因积劳成疾而去世,终年53岁。 余氏后人大多从事教育工作,事业有成,如余韵初长女余美萼,高级教师,与复旦大学毕业的陈振东结为夫妇。陈振东是苍南县望里镇浃底园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功甫长子。陈振东和余美萼夫妇在抗日战争期间回乡,共同创办学校,编演文明戏,宣传抗日,他们爱国之举得到余韵初大力支持。 余韵初次女余肖萼,教师,丈夫是苍南县石砰人王元凯,毕业于西南联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教于上海财经学院和东北财经大学。 余宏初之女余稚萼,高级工程师。1953年6月,温州师范学校应届毕业生余稚萼主动报名,参加由温州姑娘组建的新中国第一支“三八”女子测量队。1955年5月到1959年1月,被组织选送至中央军委测绘总局学习航空测绘专业,奔赴祖国大西北,从事石油勘测工作。从金乡余家大院出去的余稚萼任测量队长,她克服困难,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务,被评为“三八红旗手”,其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其夫潘瑗,甘肃和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局长。潘瑗和余稚萼夫妇都是优秀的中共党员,他们为祖国石油勘查事业奉献青春年华,受到朱德、李鹏、陈慕华等中央领导的接见慰问并题字。 五、钵翁难忘余宅缘 在余韵初学生中,以苏渊雷最为著名,与余家大院渊源最深。苏渊雷(1908—1995年),原名中常,字仲翔,晚号钵翁,又署遯园,出生于苍南县钱库镇玉龙口村。1912年,苏渊雷随母寄居金乡外祖父徐迪秋家,即余氏大院内。苏渊雷自幼就在余家蒙馆就读,与余家子弟一同接受启蒙。童年苏渊雷与余家朝夕相处,深受余家长辈的喜爱。苏渊雷与余韵初幼弟余宏初(1904—1960年)年龄相近,又是同学,是童年的伙伴,情同手足。余韵初特别照顾苏渊雷,知道他家境困难,就免除他全部学费等。 在余家人印象中,苏渊雷聪明好学,富有正义感。据余韵初长女余美萼回忆,1920年,金乡有“反日救国会”专门抵制日货。一个冬天的傍晚,苏渊雷乘小船从玉龙口回金乡,在北门遇到一只装满稻草的船只,非常可疑。苏渊雷没有声张,悄悄地回到金乡报告校长余韵初,随后救国会派人去查,果然都是日货。苏渊雷还与同学余宏初一起,解救被关在密室里缠小脚的表妹徐宝凤。余韵初不仅给苏渊雷生活上的关怀,学识上教育,更给予人格上影响。苏渊雷考上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即后来的温州师范学校),参加革命运动,与余韵初早年灌输民主的思想有关。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苏渊雷被驻温州的省防军逮捕,并由温州押解杭州陆军监狱,被判19年徒刑。得知苏渊雷身陷囹圄,余寿相妻朱氏交代其子余宏初给苏渊雷送去经书以及衣服等生活用品。1933年6月,苏渊雷被保释出狱,回乡探母。同年,他到金乡参加同学好友余宏初婚礼。1935年3月,苏渊雷携新婚妻子傅韵碧回乡探亲,曾到金乡余家大院看望外祖母和余家长辈。 此后苏渊雷一直在外闯荡,很少回家,直到1971年10月,被勒令退休,遣送回家乡。在家期间,苏渊雷每月几次到金乡余家大院。有一天,苏渊雷3次拜访余家大院,碰巧余家人都不在。苏老抱憾而归,后来在钱库教办工作的余美萼得知后,赶紧去玉龙口请苏老到金乡余家大院。尽管那时外祖父家人没有住在余家,但苏老与余家后辈仍亲如一家。1977年,苏渊雷得到平反,1979年重返华东师范大学工作,但每逢回乡,总不忘到余氏大院故地重游,与余氏后辈合影,赠送墨宝。苏渊雷对老师余韵初格外感念,称之“梅兰品格,烛照后人”。(陈文苞)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