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位于苍南县南部,地处浙闽通衢,北临马站冲积平原,西枕浙闽合掌岩山龙山麓,东濒沿浦湾,南与福建接壤。古时,这里因潮汐涨落,泥沙淤积,渐成菖蒲、芦苇丛生的海滩。约在1500 多年前,有先民来此垦荒,他们在此搭寮而居,取蒲叶编织为门,故称为“蒲门”,后蒲门区域因中心为蒲门镇而得名。《平阳县志》载有:“平阳居浙南陲,与闽接壤,山海严邑,设险为守,凡以卫民而已。”蒲门即为平阳的南陲。因三面环山,地扼海口,地势险要,自古为海防重地,又称“蒲关”。
蒲壮所城全景 金子友/摄 关于蒲城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清咸丰元年(1851年)二月六日,在蒲门城西门外出土一砖,上刻“建元壬戌九月廿三”,时为南北朝齐高帝建元四年(482年)。唐文宗大和末年(835年),诗人陈陶为温州刺史韩襄幕僚,有过东瓯之旅,留下了有关温州地方印记及符号的诗文,其中有《蒲门戍观海作》一诗:“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毫厘见蓬瀛,含吐金银光。草木露未晞,蜃楼气若藏。欲游蟠桃国,虑涉魑魅乡。徐巿惑秦朝,何人在岩廊。惜哉千童子,葬骨于渺茫。恭闻槎客言,东池接天潢。即此聘牛女,日祈长寿方。灵津水清浅,余亦慕修航。”为蒲城历史上第一首诗。可见到唐文宗年间已在此设蒲门戍,成为官兵戍守要地。 蒲门一带于唐代始建、地方文献有记载的寺院有:东林寺(今称东庵),在蒲城城东城墙头;景福禅院,在厦材之地(今蒲城西门外);大义寺,或称大义庵,在大姑山下(今沿浦镇大姑村) ;延福院(南庵),在蒲城南门外;延寿寺,在蒲门铁场,以及清道光重建的后岘万松寺(或为唐代始建)等,都是当时地方最为恢宏壮观的建筑,其分布在蒲门地区呈星点状格局,覆盖了人口较为密集的中心区域。由此可见,自唐代始,蒲城城东、西、南三面均建有较大规模的古寺院,这些都显示了远在明代建所城之前,这里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并已形成本区域的中心集市,加上其地理位置在军事方面的作用,成为浙闽交界的一个重镇。 宋元丰元年(1078年),设蒲门寨(巡检)。宋元祐五年(1090年),于蒲门寨设造船场。据《系年要录》记载,蒲门巡检有巡逻船只,船板平坦,船阔二丈八尺。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温福诸郡造海舟,温州进士王宪献策“乞用所造为式,诏从其言”,后成为温州两大造船基地之一。元大德八年(1297年),在此立镇守司。 蒲城东城门 萧云集/摄 蒲城南城门 萧云集/摄 蒲城西城门 萧云集/摄 蒲城之地名,最初源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蒲门所城的建立。据《明史》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汤和奉命到浙江,巡海备倭,修筑抗倭防御工事。为防御、打击倭寇侵犯,在东南沿海一带共建立59座卫所城。在温州地区建有温州卫、磐石卫、金乡卫三座卫城,其中金乡卫下辖蒲门所、壮士所、沙园所。洪武廿年(1387年),蒲门、壮士两个千户所城同时建成。壮士所建成后因管辖海岸线过长,倭患不断,加上台风侵袭频繁,难以防守,约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迁入蒲门所城,明隆庆二年(1568年)归并于蒲门所,合称为蒲壮所城,简称蒲城。据蒲城城内出土的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刻立的《遗爱亭碑记》称:“夫蒲城,东瓯之岩塞,启强于海,肘腋于闽。” 据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招顺乡在县东南九十里,滨海,旧里名六:石塘、城门、登科、岑山、厦材(原文为“厦村”,应为“厦材”之误)、外岙。”民国《平阳县志·卷五·建置志一》记载:“蒲门城即旧厦材,有市,旧志称蒲门镇”,蒲门镇为旧时厦材之地,当人口从原来的零星分散走向聚居而成厦材市,之后慢慢发展而成为蒲门地区最大的集镇。 明朝覆亡后,随着“军卫制”的撤销,蒲壮所城作为所城的历史使命已告终结。之后历经清初迁界,其二百余年文化史迹几近湮灭。复界后,历经康、雍、乾三朝的恢复重建,蒲壮所城又由衰转盛,慢慢走向安定富裕,虽然其作为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性已慢慢淡化,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蒲壮所城依然是老蒲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贸易中心。(陈汉莉)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