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陶地名来历——《苍南地名溯源》
时间:2022-01-05 14:39:45 来源:信息中心

盛陶曾名盛岙,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荐恩院,在盛岙,咸通二年(861年)建。”此为盛陶最早见于官方记载的文字。荐恩寺位于北岭脚山谷,现存建筑为近年改建。几十里外的龙港镇张家堡《杨氏宗谱》有关于此寺的记载,并绘有规模宏大的寺院图样,说明张家堡杨氏家族和荐恩寺曾经关系密切。张家堡杨姓在清中晚期的平阳县有较大影响力,杨配篯曾率民团抗击金钱会起义,是晚清江南垟有名的士绅。画中那两棵硕大的银杏树如今仍枝繁叶茂,让人可遥想当年寺庙之规模。而今寺内仍存有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的石斛,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的石抱鼓,有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的香炉一对,也有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的青石桶,竖立在天井中的还有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的香炉一座。除此外,还遗留有莲纹础、鼓形础,以及石制香炉、锡制烛台、勾头滴水等。据说当年寺院最鼎盛时期,僧众达数百人,香火旺盛,庙产丰厚,僧人要骑马出去收租。

盛陶窑址群    章鹏华/摄


其实,盛陶的历史比唐朝要久远的多。早在新石器时代,盛陶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留下了岭隔遗址,地点位于盛陶与下山虎村交界的缓坡,分布面积约为 2000平方米,标本有石器和陶器残片。石器有石锛、石戈等。石戈,残状,通体磨光,双面钻孔。石锛,长条形,一面较平,另一面有人字形脊,单面刃,刃部磨光,横断面呈弧线三角形。也有在另一面做出斜刃的,刃部磨光,横断面呈梯形。陶器有印纹陶、泥质陶,纹饰以素面居多,篮纹次之,偶见刻画纹和云雷纹,器型可辨有瓮、钵等,具有商周特征。

在盛陶村与周浦岭村交汇点的岭隔,曾经挖掘出盛陶墓群,占地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1987年清理其中 3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有盘口壶、双系罐、碗、碟、钵等瓯窑青瓷遗物及铁质三足炉等,瓷器施青釉或黄釉,胎质密,经鉴定为唐代墓葬。

其地于唐宋时盛产陶器,晚唐时,盛陶始建瓯瓷窑,由下山虎、北山脚、贡子头、龙山头、大岭脚和源美内等组成,各处堆积层厚约 1.5—2米,窑床以北山脚 1号最为完整。主要产品有碗、盘、罐、杯、壶、钵、盏灯,以碗为大宗,施半釉为多,表面浮光明显。纹饰简朴,以素面为主,注重实用。另外还有大量明器,其中五代多角瓶呈多级塔式器身,每级装饰垂直或斜直的圆锥角或嘴,也有屋顶盖,在闽南方言里,角与谷同音,寓意五谷丰登,嘴与子近音,寓意多子多福。多级的塔身,刻画莲花瓣,寓意连升多级,升官发财。而晚唐、五代器物多为平底、玉璧底或假圈足。窑具有缸形匣钵、凹底匣钵、束腰喇叭形垫座、垫圈等,基本保持传统的泥点垫烧方法,个别出现覆烧。另外出土的宋碗,内底刻有行书“酒介”二字,可见当时盛陶窑产品之丰富,在一定丰富了瓯窑实物资料,揭示了瓯窑从瓯江北岸向南岸直至鳌江流域发展的脉络。同时据堆积层分析,盛陶的窑址一直到元代仍在生产,延续时间之长亦属少见,可见当年实力之强,生意之好。今尚存古窑址十八处,为瓯窑重要产区,系本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可以说盛陶村名来历与村中的陶瓷业有关。

传说盛陶瓯窑和一个叫杨万里的人有关。宋初,盛陶北山隔岭脚有个大财主叫杨万里,武功高强,家道丰殷,田园最远至横阳江畔,他在北山建 18条窑,兴盛 一时,陶瓷器畅销四方。后因得罪了官府,受到缉拿,家人逃难,家业颓废,秘密留下来的人在附近建墓庵,看守杨家祖墓。这传说的真实性已不可考。但荐恩寺和盛陶窑址肯定存在某种联系,这两处文物遗存从侧面反映了在晚唐至宋代,盛陶地域曾经相当繁华。( 章鹏华)


©政协苍南县委员会版权所有
支持:苍南县政协办公室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苍南县行政中心950室 传真:0577-68881167
浙ICP备 10053579号 浙公网安备 33032702000123号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