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纺土织——《苍南老工艺》
时间:2023-10-30 11:11:50 来源:秘书科

苍南历史上即是纺织之乡。农妇夏天织苎麻布,春秋冬织棉布。她们把纺织的布料经染色后,制成衣裤供全家老少穿戴,自给有余还送到市场出售,购回自己所需用品。元末陈仲能(今钱库镇雅店桥人)也有《织布谣》一诗写纺织之事:“柴门半掩风淅淅,破屋寒生无四壁。老妻呵手拈寒梭,冻丝寒落那能织?一梭一断还一泣,织到残更不盈尺。布成早得官债偿,宁使儿曹无饭吃。”

一、历史传承

原产印度的亚洲棉于南宋末年传入中国,陈高是第一个把亚洲棉引种到江南垟的人,写有《种橦花》一诗,成为苍南引进棉花搞纺织的珍贵史料。陈高,字子上,元末平阳县金舟乡咸通里(今苍南县钱库镇小河川底)人。他在《种橦花》一诗中详细描写棉花种植经过:“炎方有植树,衣被代蚕桑。舍西得闲园,种之漫成行。苗生初夏时,料理晨夕忙。挥向烈日,洒汗成流浆。培根浇灌频,高者三尺强。鲜鲜绿叶茂,灿灿金英黄。结实吐秋茧,皎洁如雪霜。及时以收敛,采之动盈筐。缉治入机杼,裁剪为衣裳。御寒类央矿,老稚免凄凉。豪家植花卉,纷纷被垣墙。于世竞何补,争先玩芬芳。弃取何相异,感物增惋伤。”

宜山镇具有悠久的纺织历史,素有“土纺土织之乡”美称,所产土布名谓“宜山布”,行销浙江省内外。至明朝,宜山镇就有“田种禾,地种棉,男耕女织”的记载。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被外放为夷陵州(在湖北)知府的柘园(今属钱库镇仙居片区)人陈宣为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现状,便从家乡带去棉籽,教会当地百姓种棉、纺织。三年后,当地妇女学会了纺织,出现了男耕女织的新局面。为感谢陈宣的功绩,当地人把这布称为“陈公布”。这说明今苍南地域在明代就有相当成熟的纺织技术。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吴宝秀担任南康(在江西)知府期间,因得罪宦官李道而蒙冤被捕下狱。开释后回到老家河前(今龙港市湖前),家徒四壁,全仗两位小妾纺织,以维持家计,把子女抚养成人。清乾隆二十五年刊本《平阳县志》这样记载:“南康太守忤奸被逮,妻陈氏以死殉。宝秀妾林氏、汤氏相誓厮守,纺纱糊口抚育三子。”可见,明代宜山一带家庭纺织生产已有相当水平,而且一般家庭妇女还能靠纺织收入养家糊口,抚养子女维持家庭生活。

明代,江南一带农村家庭妇女纺织比较盛行,工艺已有相当水平。此时,男人也加入纺织行列,有的开办了家庭作坊,而且开始向外传授纺织技术。“高机与吴三春”是一个在浙南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传说,描写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宜山纺织能手高机在龙泉替吴员外织绸期间,和吴员外独生女儿吴三春日久生情,二人为了冲破封建桎梏而双双殉情的动人故事。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个曾以山歌、道情、花鼓、渔鼓、温州鼓词、布袋戏等不同形式在浙南一带民间广为传唱的动人爱情故事引起了艺术家们的关注,被编成越剧、瓯剧、婺剧等戏剧和连环画、章回小说等流传至台州、杭州及广东的潮州、福建等地,好评如潮。温州道情《高机与吴三春》等曲艺最初流行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这证明当时宜山一带已有较为发达的纺织业。

到清朝,宜山一带农村妇女纱织更为普遍,几乎家家户户皆置有手摇纺车和脚踏织布机,以本地产棉花纺纱织布,所产土布名谓宜山布,行销浙江省内外,当年曾富甲一方。清康熙《平阳县志》有“女红不事刺绣,惟勤擘织,夏织苎,冬纺棉,昼夜无闲,虽高门巨室始此之女,垂白之妪皆然”的记载。清乾隆《平阳县志》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几个字:“旧志所载‘夜浣纱而且布成,谓之鸡鸣布’也。”当时生产的苎布,除染色自制衣裤外,剩余产品送市场交换,销往各地。宜山妇女辛勤劳作,受到诗人热情歌颂。乾隆年间(1736—1795年),平阳诗人张綦毋在《船屯渔唱》中写道:“井栏昨夜响秋声,红女何烦懒妇惊。夏月绩麻冬绩絮,鸣机才歇已鸡鸣。”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宜山产白胚棉布,宽7寸、长8丈为一匹,包装时十匹卷成一筒,称筒布,染色后可用来制作衣裤,本色的畅销闽、赣部分山区(缠裹死尸用),行销福建等省。此后,产品品种逐渐增多,出现了九寸阔的筒布,称九寸;一尺八寸阔幅的白色土布,称为白坯;将白坯染成靛蓝色,称被单布、蓝布,等等。

图片

手摇纺车(萧云集 摄)

清末,宜山一带家庭纺织业一般由布商提供棉花,分户纺纱、织布。棉布以筒布居多,幅阔30厘米,产品销往福建、江西等省。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当地土布生产更为普遍。当年,“农家尚多用土布,以为非比不暖且不厚实”。

图片

木制织机(郑国罗 摄)

民国初期,宜山一带家庭纺织生产呈现一派繁忙景象,乡村处处织机声,许多地方出现了家庭作坊,有的人还雇工帮忙。1924年,上海至鳌江航线开通后,宜山逐渐成为鳌江南岸平原经济贸易中心,镇上一条300多米长的街道分为上下中三市,其中中市便有筒布市场。当时,生产一种阔七寸、长八丈为一匹的白色棉布,一匹卷成一筒,称“筒布儿”,运往福建、江西一带山区,染色后可制衣裤。至20世纪30年代,宜山织布新技术出现,改老式织布机为新式平机,在原来单色棉布基础上织出了二色、三色、四色的各色花布,出现了“花格”“斜纹”“朗欣”“人字呢”“自由布”等许多品种,好多家庭摆上了三、四台布机,夜以继日,机杼声不绝于耳。勤劳敬业,产量颇丰,其产品运销江西、福建及全国各地,满足抗战时期各地山区、边区人民的需求,为当时风起云涌的抵制日货做出贡献。当年的土布品种有3种:一是筒布(注:白胚棉布,宽7寸,长8丈一匹,10匹卷成一筒,称“筒布”,始于清咸丰年间);二是方格(布);三是白胚布(宽1.8尺,与筒布不同),当时销路很好。宜山周边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纺纱织布,产品销往福建、江西、安徽以及省内的山区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棉花种植面积减少,宜山一带农村采用布角为原料的再生棉布,被称为“土布”。浙江省商业厅一度批准成立宜山土布交易市场,不久又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1958~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土布生产在群众生产自救方面起了一定作用。1978年改革开放后,宜山的纺织重新焕发生机,尤其试验成功腈纶边角料再生利用后,腈纶纺织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后来,动力由机电代替手摇,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土纱再织成再生布,由在家的青壮年运至全国各地销售。1983年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同志的高度评价,称之为“展现出农村生产力充满生机的前景”。从此,宜山有了“中华第一‘织’”的称号。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纺织原料基本上由腈纶布布角替代了原废棉布角,用以织造毛毯等,销往外地,甚至东南亚国家和地区。1995年,宜山被苍南县委、县政府命为“纺织城”。

二、工艺流程

在漫长岁月里,宜山的土纺织经历了纺织机从简到繁、从手工到电动机带动,产品从单一品种到多种规格的花色品种的逐步发展、逐步提高过程。在木制纺车阶段,从棉花到纱线,从纱线再到织布,从织布再到成衣,需要一个艰辛而曲折的过程。纺纱的工具为纺纱机,以前宜山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纺纱机主要由木架、纺针、踏板、木轮等部分构成,是当地木工技师制作。操作时,妇女们坐在纺纱专用的板凳上,纺纱时手脚皆不能停歇,用脚踩踏板,左手拿着棉条牵纱,右手则及时理纱,并卷纱成纱锭。由于纺纱速度较慢,纺纱占用的时间较长,每个妇女一天之中最多也只能纺出一至二两纱。为了不致影响其他家务劳动和农活,她们常常在晚上空闲时纺纱,每个家庭中的女孩从小耳濡目染,长至十二三岁时,也都能在其母亲的指点下熟练地进行纺纱。将纺出的纱锭绾成纱支,浆纱完成后,再经过牵纱、绕纱工序即可织布。

图片

腈纶纱市场门口的埠头场景(萧云集 摄)

织土布程序是开花、纺纱、浆纱、做大纬、上经、织布。改革开放前后,宜山周边妇女几乎人人都是织布能手,收入颇丰,改革开放后曾有“教书不如绞车(木制织布机)”的口头语。织布的工具为织布机,主要由踏板、竹箱、卷纱轴、纵线、拉手、木梭等构成。织布时,妇女坐在木凳上,两只脚交替踩放踏板,以使经线上下拉开,同时双手不停地抛、接梭子。而且一手抛放梭子后,要及时拉竹铂将纬纱击紧。布织到一尺左右时,将卷纱轴放松,把布卷到滚筒上。织好的每筒布都长达20米左右。据说以前宜山本地妇女一般在婚前织有大量的布和缝制大量的衣服作为嫁妆,以作婚后备用。筒布质地细腻,光泽可人,经久耐穿。制作成的衣裤挺括美观,多用来缝制青年男女的衣着,也可用来做刺绣底面的上好布料。进入机器时代,从一朵棉花到纱线,要经历清棉、梳棉、条卷、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捻线等工序,从一根纱线到坯布,要经历整经、浆纱、穿综、上机、织布、成品坯等步骤,从坯布到成衣,又是许多工序和步骤。如今,宜山80%以上的群众都活跃在纺织的各个环节之中,很多人对这看似复杂专业的生产流程如数家珍,因为这是他们的生计。

三、技术改进

第一次技术改进:纺纱由单锭变成多锭。1946年秋,东社前岸李宝言家购进东社第一台的32锭手摇纺纱机,带动了木质手摇纺纱机由单锭纺纱机向多锭纺纱机的转变。20世纪60年代,经过宜山区平等公社陈华样村知名木匠杨宝柜的改进,宜山一带的木制多锭纺纱机单台均在百锭左右,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之后,随着当地农村的通电,纺纱机的动力由电动机代替手摇,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第二次技术改进:原先废弃的腈纶布角料得到再生利用。20世纪80年代宜山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腈纶布角料的再生利用。孙阿茶和孙帮呈、黄家勇等一批农村中的能工巧匠的创造性劳动,为千家万户开辟了宽广的致富门路。

宜山区江山公社新河大队孙阿茶是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村老太太,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她到宜山镇上一户人家买布边角料,谁知却混进了大堆腈纶边角料,这种东西在当时毫无用处,弄得孙阿茶志忑不安。当天下午,她拿了一些腈纶边角料,找大队开花机手孙帮呈、黄家勇试试看,但从开花机里吐出的团团花絮毛头很短,不要说在纺纱机上压根不能纺,就是手摇的纺车也奈何它不得。折腾了一下午,还是毫无效果。孙帮呈和黄家勇吃过晚饭,又把搁在一旁的旧滚筒换了上去。尽管旧滚筒上的齿条已磨损得相当厉害,开出来的腈纶花絮却比先前的长一点了。于是他们把风门往上推,使它离滚筒的距离由原来相距4厘米到3厘米、2厘米、1厘米;随着又把机台盖靠近滚筒一些,盖得密一些,以提高开花机的温度,使腈纶布角料更容易开花成长纤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试验,从晚饭后一直弄到深夜12时,开出的再生腈纶纤维终于比原先的长了一倍。

第二天,孙阿茶急把几斤腈纶再生花絮拿回家去试着纺纱,在纺纱机上不行,就搬出早已不用的手摇土纺车,慢慢地纺着,第一根再生腈纶纱终于在她手中诞生了。她又试着把再生腈纶纱并成再生腈纶线,一对比,同真毛线色泽纤维相差不多。她连忙赶到当时生活水平较高的萧江街上试销,因货真色艳,价格实惠,销路也就有了,而且比再生土纱更赚钱,比再生土布畅销。

好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新河全村户户人家都跟孙阿茶纺起再生腈纶纱来,后来又用这种纱织成了再生腈纶衣裤。由于价格低廉,产品在边远地区和穷困山区十分畅销。一户带多户,一村带一村,不到几年时间,整个宜山区形成了全国瞩目的再生腈纶纺织品的中心,给18万人民“招”来大批财富。

第三次技术改进:气流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9年6月,望里人李上从等1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把当地传统木制纺纱机改造成100锭家庭式自动化气流纺设备,每台造价仅五六万元,比从江苏购入的气流纺设备便宜将近十分之一,而生产效率比本地原有木制纺纱机提高40多倍,从而使气流纺在宜山、望里、新安一带得到长足发展,很快形成全国气流纺纱重要生产基地。再生气流纺棉纱因变废为宝而成本低廉,又因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初期每吨气流纺棉纱利润高达1万元左右,比土纺再生棉纱高1.5倍。截至2019年末,宜山镇有3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当一部分是气流纺企业。

四、产业延伸

宜山花边,是一种以棉线、丝线等织物为原料,经过打花板的机台机织而成的装饰性带状纺织品,主要用于服装商标等。花边相传在清末由欧洲传入我国,1927~1937年是其十年黄金发展时期。比土纺土织技术要求更高、利润也更可观的花边织造业从外地传入宜山镇,宜山三进屋的陈宝震是第一个传人。因为宜山向来有土纺土织的传统,花边织造只是在土布织造上更进一步,这一技艺很快便在宜山生根开花,宜山的花边织造机台很快发展到几十台,并形成了几个花边织造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宜山的几个织造厂经过公私合营,合并为县属宜山花边厂,拥有几十台花边织造机,员工有上百人。因为产品畅销,后来宜山公社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又在甲第村创办了一家社办花边厂,聘请宜山花边厂的大师傅陈宝宸前往进行技术指导,企业也有几十台花边机,办得红红火火。

1978年改革开放后,因为大集体体制难以提高人们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宜山的2家花边厂先后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解体,有经济和技术条件的职工纷纷回家创办花边作坊,最多时花边织造机一度达到将近400台,从业人员近千人,成为宜山镇的一项重要产业。在宜山镇花边业的辐射下,一些周边乡村也有少数花边机台,如当年离宜山有4公里远的仙居公社神宫桥村三进屋也有花边机台。19世纪末,随着技术相对简单的内衣加工业的深入发展,需要打花板、技术复杂、投资较多的花边织造业在宜山走向衰落,至2022年花边织造机已经寥寥无几了,只剩下一个宜山线带花边厂。

五、发展前景

20世纪末期,宜山气流纺兴起,用的原料大多还是再生棉,但因为纺纱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涌现了大华纺织等一大批纺织企业,并都通过国家质量体系认证。全自动化生产线、筒纱智能包装、织机数据共享,庞大的织造业工厂里,千台机器一人巡查,“智慧大脑”一屏掌控……在纺织城宜山,曾经“千人纱,万人布”的图景已经成为过去。传统纺织业正乘着数字化改革之翼,以织造行业数字化改造为主攻抓手,探索出一条智能“织”造的转型升级之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宜山人的一生几乎都和纺织有着不解之缘。相信在未来,宜山人民一定能借着勤劳与智慧,为宜山的纺织史上再添新的传奇和荣耀。陈红卫、陈朝阳



©政协苍南县委员会版权所有
支持:苍南县政协办公室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苍南县行政中心950室 传真:0577-68881167
浙ICP备 10053579号 浙公网安备 33032702000123号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