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刺绣艺术和鞋履的完美结合诞生了“绣花鞋”这一中华民族独特的鞋履款式。绣花鞋从制作工艺本身来说,是一种艺术品,绣花鞋沿袭了东方装饰唯美的审美风尚,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并与民俗学、工艺学、美学、考古学等学科密切相关,成为人们收藏的艺术品之一,更是赠送亲友的佳品,深受世界各方人士的喜爱。绣花鞋除了具有实用性、艺术性,还具有收藏性,也是人们热爱生活,对未来美好愿望的体现。
中国古代鞋履的民族传统元素是极其丰富的,这是我们鞋文化得天独厚的财富。绣花鞋是体现民族特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它的存在实现跨越时空的传播和传递。绣花鞋的工艺手法,创造性地发展和充实了中华民族女性的服饰风尚。
我国众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见到绣花鞋的踪影,在古代诗词、元曲、小说及戏曲唱词、歌谣、民谣、快板书中都能够看到相关绣花鞋的描述。许多民间传说中一双小小的绣花鞋背后往往述说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历代妇女纤纤素手一针一线传承了古老的绣花鞋制作技艺,在不盈方尺的鞋材上,不仅隐述着绣制者的愿望和心灵寄托,也往往承载着中华民族儒、道、释的文化思想。
绣花鞋还有民俗价值。鞋与“偕”同音,绣有这种吉祥花纹的绣花鞋作为陪嫁,又有祝福新人相亲相爱,长相厮守,在花繁锦绣的美好岁月中白头偕老,共沐生活的瑰丽与芬芳之意,因此成为新娘出嫁的必备嫁妆。绣花鞋作为陪嫁,一般是同陪嫁用的龙凤袍、合欢被等一起放红木嫁妆箱的,但是各地的婚俗不同,具体使用方法,依据地方风俗而定。
苍南的绣花鞋由于针脚起落自然,配色鲜艳,手工精细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绣花鞋的发展历史
绣花鞋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自春秋时期(公元前700多年)至唐代后期(约公元937年),是未缠足时期。在华夏大地上自从由母系社会转成父系社会后,便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历代妇女一代一代传承着古老的绣花鞋技艺,在不盈方尺的鞋材上她们一针一线地述说着各个朝代的审美观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与时尚价值。第二阶段是约公元937年至公元20世纪“五四运动”之前,是中国历史上妇女缠足的特殊历史时期。因此,“三寸金莲”在绣花鞋历史上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在中国大地上流行了千年的女性金莲鞋是人类鞋履文化中最独特的奇葩。第三阶段是“五四运动”以后,缠足的陋习渐渐废除,妇女重新拥有脚的自主权,也穿起正常尺寸的绣花鞋。不过由于绣花鞋是用昂贵的绸缎做鞋面,再以丝线刺绣花鸟等图案而成,是属于富家太太和千金的专利品。而在上海,名媛淑女出入社交场合频繁,莫不争妍斗艳,遂造就了绣花鞋专业街的出现,北京、上海等地的专业作坊都有百余家之多,而橱窗内陈列的绣花鞋缤纷多彩,将街道点缀得犹如百花盛开。
20世纪40年代,显贵人士仍是穿着绣花鞋的主要族群,服务方式采取定做,也就是量好顾客脚的尺寸,并由顾客挑选颜色及刺绣花样后,先交付专人画图样,再由刺绣女工依图样绣出花样,接着将花样剪裁下,将其缝制成鞋帮,最后再将皮革削出鞋底形状,垫上一层层布底,然后将鞋帮及鞋底缝合,就是一双手工扎实的绣花鞋。在此之后,绣花鞋慢慢转换成用植头做固定尺寸的成鞋贩卖。此外,随着塑料及强力胶的出现,鞋底由皮革改为便宜的塑料底,并可用强力胶将鞋帮及鞋底黏合,节省了制作工时,价格慢慢往下降,只要爱美的女性都可穿上这种轻巧、舒适又秀气的鞋子,绣花鞋成为当时最火红的时尚。
到了20世纪中叶,运动鞋、休闲鞋和新颖时髦的高跟鞋,已成为绅士淑女追求时尚的流行指标,绣花鞋业面临生存危机。20世纪90年代吹起的复古风,又将已沉寂20年的绣花鞋,重新推回流行的风潮上,形成只要货一上架就卖光的盛况。而业者也看准绣花鞋须在传统中创新,才能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心,于是花样不再固定于花鸟,配色也更加大胆,如过去忌讳的黑色、白色和牛仔布料也运用到鞋面,连植头也出现尖头或方头样式,鞋跟也兼具平底和高跟。
近几年绣花鞋业又跌入谷底,何时流行的风潮会再转向绣花鞋,谁也说不准。但随着刺绣女工难觅,手工刺绣已逐渐被电子绣代替,网购开始盛行,未来要找到用手工一针针刺绣出的绣花鞋势必愈来愈难。
二、绣花鞋的特征
绣花鞋,注重鞋面的章法和鞋帮的铺陈,并配以鞋口、鞋底的工艺饰条。应用彩色丝线从鞋头到鞋跟甚至鞋底和鞋垫上都绣上繁缚华丽的纹样。
绣花鞋绣纹主题来源于生活,主旋律是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基本图案有花鸟草虫、飞禽走兽、瓜蒂花果、山川风物、戏剧人物等。吉祥图案有莲生贵子、榴开百子、双蝶恋花、龙飞凤舞等,寓意着生命的赞歌和美满的人生。
三、绣花鞋的制作工艺
传统绣花鞋制作工艺工序繁复,技艺高深,难度大,耗时长,而且工艺要求严格,每双鞋的制作都要经过设计剪裁底样、填制千层底、纳底切底边、剪裁鞋梆、缟鞋、植鞋、子修抹边、检验等近百道工序,制作一双鞋往往要花上四五天的工夫。其中设计包括整体造型、绣花纹样、鞋面与鞋底及绣线的色彩选配等。制底要经过打袼褙、切底、包边、合底页、添底布、包底、捻麻线、圈边、纳底等。制帮的程序包括打袼褙、刻帮、粘鞋而、描花、合帮、缉口等。之后捻麻绳,加工麻线绳基本有两种方法:手工搓捻法和拨棰打捻法。最后绱鞋,绱鞋基本有三种方法,分别为卧帮正绱法、反帮勾绱法、舒帮明缟法。恐怕只有真正尝试过亲手制作绣花鞋的人,才可以完全体会到这项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难度。这项古老的制作技艺要求制作者具备极大的耐心,需要有一定的绘画和剪纸功底,同时能掌握刺绣技艺,并且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能深刻地领悟和达到“心灵手巧”之意。
绣花鞋鞋底的制作,就要经过七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明确、严格、一丝不苟的要求。
制袼褙。把棉布用浆糊一层层粘贴在一起,贴至1.5毫米左右,烘干成布板,俗称“打袼褙”。
切底。把袼褙切成一片片的鞋底。
包边。每片鞋底用新白布条包上四边。
粘黏合。把包边后的鞋底料八九层粘在一起。
圈底。用麻绳把粘黏合的鞋底沿四边缝合。这道工序决定着鞋的式样强度,因而是七道工序中的重要一环。
纳底。用麻绳缝制鞋底。要求每平方寸鞋底纳81针以上。麻绳粗、针孔细,加工时得用手勒得紧,针码还得分布均匀。
槌底。纳好的鞋底经热水浸泡及热闷热,用铁锤锤平。锤时要靠模板加工,不能走样。这实际上是鞋底的定型工序。
四、苍南绣花鞋制作技艺的传承
据历史记载,南宋以降,中原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活方式,绣花鞋制作技艺传入闽粤域内。明末清初,闽南人口大量迁入浙南域内,带来了绣花鞋制作技艺。苍南绣花鞋制作技艺最早在藻溪镇域内扎根,后传遍江南、南港各乡镇。
苍南县藻溪镇丁乔村在清道光年间开始有赖陈氏(道光癸卯年10月—?,据藻溪镇丁乔村赖厝自然村《赖氏宗谱》)从事绣花鞋制作,为第一代传人,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赖陈氏艺传儿媳赖林氏(清道光甲午年6月—?,据藻溪镇丁乔村赖厝自然村《赖氏宗谱》)为第二代传人;赖林氏艺传嫁到距藻溪镇约5华里的鲸头村的女儿赖陈氏(1910—1991年,据龙港市鲸头村《陈氏宗谱》),为第三代传人;赖陈氏艺传儿媳陈细香(生于1962年,今健在)和内侄女赖秀香(住丁乔村赖厝自然村),为第四代传人;陈细香艺传儿媳林金仙、女儿陈彩女,赖秀香艺传陈章女(住丁乔村赖厝自然村),为第五代传人;陈章女艺传赖小瑶(大学文化,住灵溪),为第六代传人。
尤其是非遗项目绣花鞋制作技艺传承人陈细香,在继承家族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查阅大量的历史记载,收集各个朝代的鞋履资料,从古代人物画和壁画中寻找历代鞋履的踪影。这些年来她潜心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花色的绣鞋,一直坚持着绣花鞋艺术的挖掘、整理、研制和技艺传授等工作。在制作绣花鞋的整个过程中,陈细香常常凭借古典诗词或民间故事俗语平添以遐想,有时好似自己身临那个年代,她说每双绣花鞋都有它独有的文化内涵,绣鞋就是在绣一个古老的故事。
绣花鞋是生活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美由情而生,情依美而存。只有当文化与物质水乳交融,至炉火纯青的程度,物质本身才会更加富有其价值。
无论是什么类别和形式的手工艺品,要使其达到一个高水平,制作者都需要倾注极丰富的感情,付出心血和智慧,用心的制作,其作品才会散发出亘古的芳香,展现出永恒的艺术魅力。陈细香基于以上的诸多理念将民间手工技艺与上层文化熔于一炉,使传统宫廷绣花鞋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她所制作的绣花鞋造型别致、构思巧妙、配色高雅、做工细腻,既有浓厚的传统韵味又兼具靓丽大方之美感,显现出豪华、典雅、高贵的宫廷服饰风格,每一双别致的绣花鞋都突显出其唯一性和独特性的艺术魅力。
陈细香对延续和传承这项技艺有着十分强烈的使命感,她现在带两位徒弟,向她们义务传授绣花鞋制作技艺,不遗余力地将自己多年来潜心钻研的绣花鞋工艺流程和制作技艺倾囊相授。
五、苍南绣花鞋制作技艺急需保护
绣花鞋沿袭了东方装饰唯美的审美风尚,且普及民间,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各地妇女普遍穿着自制的绣花鞋。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和外来服饰文化潮流的引进,在当今社会上手工的传统绣花鞋已不再多见,人们几乎很少见到穿着传统绣花鞋,而现在还会制作手工绣花鞋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人们似乎已经忘却了这项两千余年来女子都要修炼的传统“女红”功课。今绣花鞋主要用于娘娘宫里的神像佛像的穿戴。绣花鞋的传统工艺是系统而又复杂,客观地讲,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年轻人静下心来学习手工艺术也是不现实的,苍南绣花鞋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传承的问题,传统艺术绣鞋面临绝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绣花鞋,需要大力保护和发扬,但目前其制作技艺已处于濒危失传的边缘,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忠巢)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