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益锦戏曲盔头——《苍南老工艺》
时间:2023-11-20 16:20:43 来源:秘书科

温州是南戏的故乡,南戏是我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温州人沈不沉的《温州戏曲史料汇编》是研究南戏的巨著,里面有多处篇幅写到金乡戏曲故事,综合各方面资料,金乡算得上是“戏曲之乡”,而戏曲配件制作,在金乡更是最完善成熟,其中戏曲头盔制作名闻遐迩。代表作是“夏益锦”头盔。

一、夏益锦盔头源流和传承

在戏曲史界,对于京剧有多少年历史有两种说法,一是150年,一是200年。苍南的戏曲盔头老字号“夏益锦”,却有将近300年的历史。据说,京剧盔头总共有48种,其制作工艺独特、造型考究、色泽亮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公认的盔头师傅有两个半,金乡一个,天津一个,山东半个,夏益锦戏曲盔头就是金乡的那一个。

宫廷盔师金益锦传承技艺。大约在清雍正六年(1728年),一位名叫金益锦、在皇宫内专事盔头制作的工匠,因故逃亡到苍南,与夏法允的祖先夏克显结为生死之交。隐居夏家6年,他靠给寺院菩萨制作盔头为生。为了答谢夏家,他把制盔技术传给跟他学艺的夏克显,并将记忆中的48种盔头样式、工艺绘于纸上,交予夏克显。从此,夏可显开始专业制作宫廷戏帽。此后金师傅又逃到福建,再无消息。夏克显继承制盔技术,为了永世铭记恩师金益锦,凡夏家出产的盔头,都打上“夏益锦”标记。制盔自此代代相传,第二代夏大成、第三代夏联壁、第四代夏守真分别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嘉庆三年(1798年)、道光十三年(1833年)继承祖传产业。同治十二年(1873年),第五代传人夏步东就业,彼时正当昆剧、瓯剧等戏剧鼎盛时期,他的戏曲盔头经过不断改良,技术更成熟,制作工艺日臻完善,“夏益锦”在整个温州地区以至浙江省和全国声名鹊起,不少名剧团如果来温州演出,都要约请夏步东及其传人夏逢兰在温州会面,请他们代为特制戏曲盔头。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京剧的形成、发展、壮大,从而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兴起,金乡夏家成了那个时代的京剧盔头世家之一。1924年,第六代传人夏逢兰就业,继续生产戏曲盔头。1962年,14岁的第七代传人夏法允就业,主要生产京剧盔头。经过夏家夏守真、夏步东、夏逢兰、夏法允等代代相传,到夏法允手里已传了7代,代代传承。1952年,《人民日报》曾刊登《平阳金乡夏步东老艺人盔头面具》(当时金乡属平阳县)一文,专门介绍“夏益锦”第五代传人夏步东先生的精湛技艺,“夏益锦”一时名扬大江南北。1957年,《浙江日报》亦发表采访夏逢兰艺人的文章。中国戏剧博物馆闻讯后,曾前来收藏了夏步东先生制作的戏剧盔头。

戏曲名家钟情“夏益锦”盔头。据夏法允回忆,从小他就从祖父夏步东、父亲夏逢兰的讲述中得知“夏益锦”与京剧名家过往甚密的家史。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盖叫天等京剧大师都曾多次登门拜访夏法允的祖父夏步东,以求上乘的京剧盔头。如马连良在《甘露寺》中演乔玄时戴的“银貂”,周信芳演《徐策跑城》戴的“黄貂”,盖叫天戴的“武松帽”以及许多名角戴的盔头,都出自夏家之手,都可见“夏益锦”之印章。周信芳还因此与他们家私交甚密。旧时,好多名角的行头是自己花钱购置的。那时夏法允的爷爷和父亲每隔二三年,就要特制一顶盔头赠送给周信芳大师。不少名剧团如果来温州演出,都请他爷爷和父亲去温会面;如果来金乡演出,就去他们家拜访。夏法允说,周信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来过金乡。那时金乡没有电话,来前先拍来电报,由夏逢兰去方岩接他,再同乘小船来金乡。因此在夏法允的脑海里,他家祖传的“夏益锦”盔头是天下第一盔头。

夏法允家原珍藏有一本数代人积累的厚厚的“脸谱簿”。原来,凡是去他们家登门拜访的演员,包括名角,往往在一杯清茶之后,就用常备的画笔和水彩颜料在专用的“脸谱簿”上画一个脸谱。同一个角色,在京剧、昆剧或乱弹等不同剧种中,脸谱是不一样的,即使在同一剧种中,脸谱亦有差异。夏家也制作脸壳(面具),所以脸谱对他们来说是很珍贵的。演员在他们家画脸谱已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日积月累,数以千计的彩色脸谱跃然纸上。单是《水浒》中的脸谱就不知有多少,如偷盗高手鼓上蚤时迁的脸谱:腮上两块白,细细八字胡怪怪地往上翘……许多演员包括名角的手迹都曾留在这里。可惜的是,这本“脸谱簿”连同当时他家制作的一些盔头,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破四旧”时就被清扫一空了,令全家人痛惜不已,夏法勇的祖父和父亲更是泪流满面。

夏家制作的面具也很出名。1958年,他们家制作的大头娃娃面具,双下巴,其造型特别笑容可掬,有男老女老和男娃女娃,当时远销香港。金乡商标文化节游行时,那个三尺长的里面有箸笠用以套在扮演者头上的大头娃娃面具,也出自他们家。

第七代传人夏法允发扬光大。夏步东、夏逢兰先生相继去世后,其后代传人夏法允于20世纪末正式继承此业。盔头制作纯手工制作,要经绘图、刻纸板、烫型、走粉、上油、贴金法蓝、嵌珠等多道工序,制作速度较慢,加上新时期包括京剧在内的许多戏曲剧种举步维艰,和市场上一些盔头产品生产销售的不规范,总的业务量也不大,因而金乡的戏曲盔头传承也困难重重。

享誉梨园的百年老店“夏益锦”虽然至今还蜗居在陈旧的家庭作坊里,但夏法允秉承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做法,保证质量和品牌,不开连锁分店,不扩大生产规模,甘守寂寞。夏法允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这些具有文化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丢弃。2005年夏天,夏法允无意中闯进中央戏曲学院,引起了专家的关注,从此才将全套48个京剧盔头失传多年的老手艺重现人间。这位夏益锦盔头制作传人至今坚守着128道工序纯手工制作工序,一丝也没走样,他制作盔头有简有繁,但均穿戴舒适,色彩亮丽。“夏益锦”戏曲盔头现已成为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全国有名。他们家制作的盔头里面,均盖有“夏益锦”字样的印章,成为一种“无形资产”,各地名剧团、名演员依然慕名而来定制订购。夏法允在一间古宅中放置一顶巨型盔头,其家中玻璃橱柜上放满了他精心制作的盔头样品和荣誉奖牌,这种工匠的精神,在如今浮躁的商业社会中,值得赞许。

2008年9月,《光明日报》曾以《夏法允:传承京剧“夏益锦”》为题,大篇幅介绍了“夏益锦”第七代传人夏法允及戏曲盔头制作技艺,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极大兴趣。“夏益锦”在2008年12月被列入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6年12月列为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二、夏益锦盔头的主要特征

盔头是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所戴各种冠帽的统称,大体分冠、盔、巾、帽4类,是传统戏曲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岳徽《戏曲盔头研究》介绍,戏曲盔头出现于元代,明末基本成型。至清代,特别是京剧诞生之后,达到了发展高峰,一些知名盔技师和盔头制作者应运而生。

夏益锦戏曲盔头传承历史悠久,工艺完善,制作规范,积累了数代人的经验和智慧,现保存有72种戏曲盔头式样,对于研究戏曲盔头以及中国传统戏剧的传承、发展与演变具有较高的价值。

夏益锦戏曲盔在头用料方面极其考究,同时造型优雅,色泽绚丽,戴着舒服,松紧适合,既不会磨破皮肤,又不会在表演时脱落,经久耐用。

三、夏益锦头盔制作工艺

夏益锦戏曲盔头全部采用纯手工制作,制作精良,工序复杂,以自制纸版、牛骨胶、金属丝、桐油、色粉、珠宝等为原料,制作一顶完整的盔头需经过绘样、刻纸板、烫型、走粉、上色、贴金、法蓝、嵌珠等基本流程。

绘样。根据演员额头宽度、头形大小确定尺寸、比例,再根据角色的程式要求绘制图样。

刻纸版。用防腐剂、纸、布等制成纸版,晒干后,用刻刀镂出龙、凤等图案。

烫型。又称上丝,是盔头的定形与加固。将细铅丝裹上纸,与外形图样同时刷上牛骨胶,将裹好的细丝沿着外形与图案依次环绕,然后用烙铁逐一拍打,使之黏合、固定,以致定型。

走粉。又称走积粉,将牛骨胶与石膏水调合成“积粉”,将积粉装进拴有细铁管的小帆布袋,从嘴口挤出细长黏稠的积粉条,在盔头图案上绕出各式花纹,增加版型的美观与硬度。

上色。根据造型的需要,用细毛笔等工具在盔头上涂上各种颜色。

贴金。用金粉、银粉等原料,在盔头上拼贴出需要的颜色。

法蓝。根据盔头的造型设计需求,为盔头镶嵌各种色彩的边线。

嵌珠。将龙珠、龙球、彩须等串好,装点盔头。

此外,还有配排须、挂彩球、粘贴绸料、缝合以及连接活动部分等流程,前后共需128道大大小小的工序,方能制作出一顶完整的戏曲盔头。每个工序都用手工一项一项制作,每项工序都缜密相接,绝不含糊。

四、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制作工具。剪刀、雕刀、烙铁、漆笔、小火炉、砧板等。

主要作品。“霸王平天盔”“凤冠(娘娘魁)”“丞相帽”“龙王盔”“杨戳三岔魁”“唐僧菩提帽”等戏曲盔头72种。

其他重要作品。马连良在《甘露寺》中演乔玄时戴的“银貂”,周信芳演“徐策跑城”戴的“黄貂”。

五、存续状况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商业、影视业、现代工业迅猛发展,人们思维观念的不断更新,传统戏剧的市场越来越小,戏曲盔头的生存空间也随之变小,逐渐失去依托和活力。戏曲盔头制作因经济效益低下,年轻一辈鲜有人学,后继乏人。(陈克勇)


附:苏文藻蟒袍和张德记朝靴

苏文藻蟒袍。20世纪30年代,金乡卫城内苏文藻制的莽袍亦颇负盛名。退休教师苏志一说,他的祖父苏德甫以制作戏装为业,后传其子苏文藻,亦颇负盛名。苏文藻之妻擅长绘画,为刺绣戏装绘制蓝图。苏德甫寿庆时,当时金乡教育界名人朱秋帆(苏德甫外甥)曾赠诗并书,以称颂其舅父制作戏装之精湛手艺。可惜墨迹已在“文化大革命”中遗失。而且祖辈们珍藏的刺绣,大概在他女儿搬家时不经意间丢失了。

张德记朝靴。金乡大仓桥早先还有一家“张德记鞋店”,原址在金乡卫前街,店主张炳富,曾专门为戏班定制朝靴、快靴、云头鞋、绣花鞋等戏曲专用靴鞋,同时专业生产庙宇神像使用的朝靴、快靴、云头鞋、绣花鞋等,因手艺超群、精工细作、尺码准确、穿着舒服而于20世纪30年代驰名浙闽,深受欢迎。20世纪70年代迁至北门大街101号。可惜他的后代也早已改行了。(陈克勇)


©政协苍南县委员会版权所有
支持:苍南县政协办公室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苍南县行政中心950室 传真:0577-68881167
浙ICP备 10053579号 浙公网安备 33032702000123号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