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砖瓦——《苍南老工艺》
时间:2023-11-20 16:27:17 来源:秘书科

砖瓦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在中国使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据考证,瓦最早使用出现于西周,而砖则于西周晚期以铺地砖的形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砖瓦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人类建筑的发展,它们的使用使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从而变草苫泥垒为砖木结构,让人类的居住条件产生了质的飞跃。

一、砖瓦制作历史

据《中国砖瓦的前世今生》一书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烧结砖瓦的国家之一。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在建筑上使用“红烧土块”;5500年左右现代形体概念上的烧结砖就已经出现;4000多年前就有了制作精美的烧结板瓦与筒瓦;4100多年前出现了用“还原法”烧制的青砖;3600多年前“轮制法”普遍用于瓦的生产。从此,烧结砖瓦以其具有的遮风挡雨、保温隔热、耐久抗风化、抗腐蚀、隔声、阻燃、装饰等多种功能以及舒适、健康、环保的优异性能与人类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

今苍南地域,在五六千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此时,已有不少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先民们借助简陋的石器,过着一种“飞土逐肉”的原始生活。目前已发现新石器时代前后的古文化遗址10多处,大多分布在食物充沛、水源丰富、生存条件相对方便的地方。在灵溪镇渡龙山、矾山镇埔坪等地活动的先民,留下了石器和古陶碎片等文物。

根据南京博物院主编的《东南文化》一书记载,1989年温州市文物处派员与苍南、平阳两县文物工作者组成文物考察组,从当年5月份开始,历时半月,共调查、复查苍南古文化遗址10处,加上1997年版《苍南县志》记载的乌岩山遗址算是我县最早文化遗址之一,共有11处。除蒲江畔上的马站圆山仔和埔坪乌岩山遗址外,其余9处遗址均分布在古横阳支江两岸的山坡上。这些地带山谷开阔,前有水源,后有高山,是以狩猎经济为主的先民最为理想的居住场所,这与浙南其他地区,甚至闽东地区遗址的地理环境基本一致。遗址相对年代,从采集标本分析,大约为3千多年前商周时期遗址。

六朝时期即魏晋南北朝,在藻溪镇繁枝丁乔山上,出土了不少古代的墓葬,其中有一块砖上刻有“咸和九年岁在甲午(334年)”的字样,这是我县境内出土最早的砖,证明至少在我县1700多年前,就有制砖这门工艺。

始建于唐末五代的浙闽分水关城墙、苍南境内藻溪镇繁枝社区繁枝山上的林灵真祖师墓有宋元的年糕砖、明初矾矿的矾窑建造、桥墩的碗窑建造、蒲城城墙的建造,首先要用大量的砖瓦。现存清代中期的百丈古民宅,不但有乾隆年间的砖瓦,还有大量完整的砖当。证明了今苍南境内的砖瓦制作,历史悠久,且从来没有断层过。

而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山区的部分贫穷农民还是无法用上“豪华”的瓦片,民国《平阳县志》卷十九《风土》记载:“居屋以砖墙瓦盖为通式,横江以南及两港山乡农渔之家,多居草屋山家编茅为之。居平原者编用稻草,小南万全诸乡山居者,亦多草屋而平原较少……(旧志修)。”

二、传统的生产流程

整个制作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八道工序:选泥、练泥、制坯、装窑、烘干、焙烧、窨水、出窑。从砖瓦开始准备制作到出窑,正常情况下为45天左右。

(一)取土

制作砖瓦的原材料有山区地带的偏酸性黄土(红赤土)和平原地带的偏碱性田土两种。

黄土,山区一带的农民称之为“红赤土”。取土时,以颜色偏红,无砂石为好,黏度相对高为优质土。以前用人工剥离“山皮”除去草根与耕作层之后,又用工具铲出来之后,再挑运到离砖瓦窑附近的地方,加水搅拌。由于山上的土比较干,不像水田中的田土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水分,天然比较干燥,经过风吹之后,需要加入很多水分。加水搅拌,上下翻动的工作量很大,一般用牛来完成这道工序。先将牛绳绑在固定的木桩上,再让它绕着木桩转,利用牛的四只蹄子踩土。因而,以蹄子偏大的牛为好。

田土,一般取平原地带的水田土,去掉耕作层(大约1米)含有比较松散杂质的泥土,再取下边比较纯的没有杂质,黏度相对高的一些土作为材料。取出之后,还要用人的双脚去踩,去掉其中小石子一类的杂物,并把黏性“踩”出来。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起搅拌的作用,并控制好水分。

无论是平原地带的田土,还是山区的黄土,都少不了一道拌泥踩泥的程序,其目的是让土的水分达到适中,方便于人工制作。当前的机械制砖,可以干一些,甚至不用这道程序。

(二)制坯

1.瓦坯制作

所需工具为瓦桶(为竹片或木片所制的圆形工具)、瓦衣(以粗布制作)、轮盘(木制)、木手(木制)、推尺(T形推尺以线条和木条制作)、割切器(竹子或木材线条、铜线制作)、木架(木制)。

“一桶水”制作流程:将人工踩踏四五次后的泥土重新用推尺拉出,堆出长方形土墙,用推尺切出刚好厚度约为1厘米左右,重为6斤左右的长条,将轮盘装在木架上,再装上瓦桶、瓦衣。将切好的泥条用双手捧起装在瓦衣上面,使用左手转动轮盘,用右手拿起泡在水桶里的木手,用力推操泥土达到接缝合拢(使其表面光滑,切除多余泥土)。用力将瓦桶提起放在晾晒处转动瓦桶,提拿瓦衣。等待晾晒至三四成干左右,折断连接点一分为四,变成长约22厘米、宽18厘米,重约1.2斤的弯行瓦片土坯。经过整收,放在地上晾晒一周左右达九成干,才能运到瓦窑烧制。如果过干土坯发白,装入瓦窑烧制运输时会容易破碎,干透会产生裂缝。

山区地带比较原始的传统砖瓦制作方法,是把经过牛踩过的黄土,搬运到制作场地(为方便于运输,两地设置得比较近),再切成接近于瓦片的方形土块。拿出已经制作好的梯形木制的模具,先在模具上洒砻糠灰(瓦片坯土怕粘在模具上),再用铜线拉成的割切器具,将坯土割取一块下来,用人力摔到木制的模具上,使其充分地填饱模具,再松开模具,小心取出瓦坯叠在专用的带有弓形手架子上,可以堆成一叠,但中间还是要洒些砻糠灰。

2.砖坯制作

制作工具为模具(木材制作)、木板(外围约35厘米长,13厘米宽,8厘米厚)、中高桌、小平椅(木制)、推尺(T形推尺以线条和木条制作)、割切器具(竹子或木材线条、铜线制作)。

人工踩踏田格土四至五遍后集中堆放(可以盖上尼龙布防止干燥),用拉尺切出方形泥土,放在小椅子上,再切成小块正方形或长方形备用。将木板放在高桌上,拿去一板放边上。再放上模具散上砻糠灰,双手拿起备用泥土用力甩进模具盒,用拳头和手掌用力压实。用拉尺拉线割切去多余泥土,撒上细灰,放上备用木板,翻转模具用木板拍打几下,使其双面平整,取下模具就制作完成一块长约25厘米,宽7.5厘米,厚5厘米,重约3.5斤的标准砖坯。放在高桌上,一层一层叠起至四至五块时,一并拿到晾晒区,待晾晒至五分干时,将砖坯收纳叠加放至全干透,中途要用交叉的方式翻转,砖坯要待全干透,表面发白才能使用。

青砖的兄弟砖—双合砖,它的制作方法只在于模具的尺寸不同而已,多了一道中间的切线。双合砖的模具盒中间需切出一条拉尺切线的线缝,不能全透,需留一厘米左右,方便后期敲打使用。工艺在切除多余泥土时,随手切中间线。其他步骤相同。

(三)烧制过程

瓦坯和砖坯进行混合装填入窑洞烧制。先用烧制好的青砖打底,出烟口和烟囱连接,并打通“走火线”。进窑烧制的瓦片坯的数量,要看窑洞的实际容量,最多可以填装17万片左右的瓦坯。窑洞打好底部后,一层一层装填,并以四层瓦片坯加拉心一层未烧制的砖坯进行装填。如在入窑烧时想增加烧制膨砖(墓砖)、滴水瓦(瓦当)、双合砖、地砖等,就要减少瓦片的入窑量,留出空间装填所需烧制的物品。在装填时注意留出窑洞口1米宽、2米长,高到窑顶的烧制使用的火桶坑。在火桶坑内三边以未烧制的砖坯装填,顶部可搭配地砖、双合砖等物品。装填完毕后,对窑洞口进行封口,封口时留出送料口,下边留出除灰口,上边留出观察口。

先以小火烧制7天,去除水分和雾气。再大火烧制7天,在烧制达到大火后,要不间断烧制,并在大火烧制期间,不间断地看火候,不断地调整控制烟囱的出烟量,使窑内温度达到千度以上。

烧制完成后,将准备好的泥浆和灰的混合物,用青砖切墙封好窑洞口,在边上留出可拿取的观察口,封窑时泥浆水一定要多次喷洒至窑口全部封堵严密,并进行挑水浇窑操作。要日夜不停挑水浇灌,时间为2至3天,使水到达底部方为好,等待瓦窑凉透时,才可开窑。开窑后再凉透两天开始出窑,出窑时才能发现火候水分够不够。如果火候不透,会产生瓦片红心、通红、黑边、疏松等情况。如果水浇灌不透不足,会产生红心、通红、疏松,音质不行的情况。

无论是砖还是瓦,发现红心、红点,都是被不同程度的氧化所致,通常在高温下,氧气不足,灰色的砖瓦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亚铁,但如果火候过大,控烟不准还会产生弯曲收缩等情况;如果火力过小,或者窑漏气,就会出现红色的砖瓦,化学成分就成了氧化铁了。

三、砖瓦窑的改进

以前的很多地方都有小型的砖瓦窑,空间与容量都是比较小。一是方便人力去运输。二是小窑的成本比较轻。三是风险小,万一烧制失败了,可以总结教训再烧。烧制过程中,也往往有一部分的砖瓦在焙烧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部分的装窑、烘干、焙烧、睿水时细节没有处理好,导致部分砖瓦烧得过头变小,或者漏气焙烧时出现了部分的红头的砖瓦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专业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由过去每窑3万至5万张瓦片的装填量,到20世纪70~80年代的每窑装填量增加到17万片左右。烧制的燃料在不断地改进,原来的传统砖瓦窑的燃料全部是柴草,而后来发展为用煤、砻糠灰(机械化碾米后,碾米厂有大量的谷壳可用)和其他燃料代替。烧制时间,从以前45天左右,提前到现在25天左右。从人工制作砖瓦发展为机械化生产,从人工挑水浇灌到抽水机抽水浇灌,工艺的改进大大节约了人力,提高了瓦片的产量。著名厂家有:西山传统砖瓦窑,“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宋砖瓦厂,浦亭从闽南引进的琉璃瓦瓦窑等。林子周、黄崇现


©政协苍南县委员会版权所有
支持:苍南县政协办公室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苍南县行政中心950室 传真:0577-68881167
浙ICP备 10053579号 浙公网安备 33032702000123号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