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灌溉之利大矣”。农业是中华民族生存的基础,水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灌溉工具的出现,为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
宋蔡襄在《和王学士水车》中写道:“星鸟正中春事浓,农夫入田布嘉种。田中白水极弥漫,鹭翅群骞鱼鬣耸。扶持水车倚滕畔,翻翻龙脊超双踵。”儿时入田干活,脚踏水车,轮轴转动发出的“咔嗒咔嗒”声和水流发出的“哗啦哗啦”声交织在一起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倍感亲切。
一、水车制作技艺
水车,亦称“龙骨水车”“翻车”“踏车”,是一种大型木质灌溉农具,始于东汉,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由于实用性较强,能够大量引水,在农业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农业学大寨时期,大部分生产队置办水车。以龙骨木链作为链条,卧于长槽中,车身斜置水边,驱动链轮,刮板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连续循环,即可灌溉,亦可排涝。
水车因驱动方式和体量的不同,形态丰富各异。在苍南境内主要有脚踏水车和手摇水车,以脚踏水车为主。根据水域远近、地形、人力以及灌溉需求量演化出类型多样的脚踏和手摇水车,主要体现在车身、体量、脚踏组合以及辅助设施的变化上。根据水源远近的调整需要,则有车身加长版、车身分段分节组合版、车身缩小版以及迷你版的水车;根据参与劳作人数的需求,则有单人、双人、多人大型脚踏组合及增加辅助扶手设施的水车等。
水车(薛思源 摄)
水车主要由传动和提水的木链、轮轴、主架、衬板以及辅助设施等构成,属小木作,由木匠或水车匠选用杉木制作完成。水车整体全部采用榫卯结构,没用一颗钉子,制作多达30多道工序,需要上百个数据,精度要求高,仅允许有几毫米误差。苍南境内水车形制丰富,主体构件制作相同,主要制作步骤如下。
备料。平整木料,备竹削或木削。
制作木链。依据水车体量大小画线,锯成均等条木,按木链形制画线锯料成形,去掉多余部分,锉刀整形。木链两端做榫头卯槽,一端为榫头,另一端则为卯槽。木链并等间距开孔,以便木链卯槽头尾相连和刮板套入,用竹削或木削插入固定。
木链(黄孟广 摄)
刮板。刮板方形,按画线锯料,刮板反面四边刨成斜面,便于刮板入水,减轻吃水受力。刮板中间开方卯,卯口大小同木链榫卯。
组装传动。将木链和刮板组装好,刮板穿过木链两端的榫头和卯槽,插入竹削或木削固定,把每组木链各尾相接,插入竹削或木削固定。
大轮轴。大轮轴由轮轴、轴肩、轴端组成。水车最核心的是轮轴制作的精确度,依据水车体量大小选择直径相匹配的圆料,精确计算轮轴大小和木齿长度,定中心画线。根据轮轴面决定木齿数,用斧头劈成六、八、十、十二等多边形的大轮轴毛坯,用刨子修整轴面。在每轴面居中开卯槽,以便木齿榫头插入。轴肩去掉多余部分,将轴肩修整打磨成圆轴。两侧轴端锯成方形,以便脚踏或手摇传动安装。
木齿。木齿呈牙齿状,由齿面和齿榫头组成。
小轮轴和木齿制作同上过程,小轮轴和木齿规制小于大轮轴。
主架。主架结构简单,做成栏杆式,下方盖衬板,防止小轮轴引水进入车身的水溢出。
组装。大、小轮轴置于主架两端。大轮轴置于主架外,通过杠杆固定在主架第一、第二立柱上。小轮轴固定在主架另一端第一立柱上。木链穿过大、小轮轴主架围合组装,插入竹削或木削固定。再配上脚踏或手摇构件及辅助构件,一台水车制作完成。
装修。有些讲究的水车,为防止木质霉烂,将水车漆上桐油和油漆,局部彩绘,便于长期使用和保存。有些为节省成本而直接素面使用。
由于水车结构合理,可靠实用,一代代流传下来,直到近现代随着农用水泵的使用,它才完成了历史使命。水车链轮传动、刮板提升的工作原理却有着不朽的生命力,海岸港口斗式挖泥机泥斗就是从水车提水翻板脱胎而来。聪明的古代人民通过水车创造出水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工具,还可以用于粮食的加工等,如水碓,利用水从高处流下释放的势能转动轮轴,再拨动碓杆上下春米。根据此原理,水磨以水势能冲水轮盘,从而带动下磨盘的转动,达到粉碎谷物的目的,多用以磨面粉。
二、西垟彭氏车骨
西垟自然村属钱库镇车头行政村,其中有彭氏一族,在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100年间,以制作农业水稻田灌溉之用水车车骨与耕种水田的木犁农具,名著江南垟。
其始迁祖彭帝均生于清道光乙酉年(1825年),原籍瑞安市林垟蔡桥地方,为蔡桥彭氏第十六世子孙。蔡桥位于瑞安飞云江畔,当地村民世代精于制作水车木犁等农具技艺。蔡桥师傅造的水车由于设计得弧度得当,易于将河中水拉上岸,农民称为“好上水”,其水田的木犁使牛在耕田时走行平直,吃土深浅适中,深受农民兄弟欢迎,在温州地区全域颇有名气。笔者小时候家中耕种了不少水田,是种田大户。自然少不了要添置这些农具,记得有一次家中长辈专门去瑞安蔡桥聘请师傅造了不同型号三张水车,一张是河水满时灌田用的“丈六”(指水车车桶水槽长度鲁班尺一丈六尺,以此类推),还有“丈八”水车是河水较浅时用的,车桶最长的为“双丈”,这是天气久晴河水浅到河床时旱天才用。三张水车完工之后师傅用不同颜色的油漆将水车上漆、画画。分别在“丈六”水车桶两边桶身画上水草、太阳、月亮,“丈八”水车上是水草螃蟹,“双丈”水车上则是绿叶白花(其意是白花少见,此水车不常用),也是农家渴望风调雨顺好年成的心理,真是匠心独具。
彭氏的水车与木犁是传统产业,而且居家生产,其成本低廉,工场占地小,手工生产,工艺并不复杂,收入颇丰,算是农家的好副业。祖上为了使其技艺不外传,保住子孙后代这条致富门路,还曾立下了“内外有别,传男不传女”的族规民约。早在光绪年间在蔡桥彭氏宗祠内曾立有以此内容的禁碑,现已移存瑞安市文化馆内保存。这也是旧时常用保护技术专利措施,这一种工艺在族内世代传承,地方上也不乏能工巧匠,当年的彭帝均就是族中的佼佼者,他不但身怀一手精湛的制作车骨木犁的技艺,而且他还具有不安现状,开拓创新精神。他弱冠之年就胸怀大志,以只身闯荡天下之志,开辟一片广阔崭新的产业天地。他独具慧眼相中号称“百里水乡”的“江南垟”(指鳌江以南小平原),这里地宽土沃,河道纵横,是典型南方水稻产区,当年有平阳县“米桶垟”之称,是极具发展车骨和木犁农具产业潜力的好地方。经过考察他选中地处江南中心地段的钱库镇作为立足点,先在北郊金家垟村落脚,开设工场后,又与当地大族陈家堡地方女子联姻成家立业,夫妇克勤克俭,使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随即在金家垟百花河对岸西垟的地方选址兴建七间大宅一幢,从此奠定了彭氏一脉在江南发展的基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00年间,依托着江南垟几十万水稻田的市场,几代彭氏后人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到彭帝均孙辈就有子郎、子梁及曾孙后代兆锵、兆准、兆苍、庆连、庆珊时,西垟彭氏已有十几家成为制作车骨木梨的专业户,他们秉承上辈祖传技艺,诚信经营,勤奋敬业的精神,几乎包揽了江南垟这一行业市场,把这一祖传产业做大做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他们的产业达到鼎盛时全村年产车骨木犁上千副。
一个车骨呈“门”字形,一副车骨称为一槽车骨,因水车车桶长度而异由车骨连接而成,每一个车骨由车骨、车板、车栓、车板栓构成,各个车骨由车栓连接而成安放在车桶内,通常“丈六”水车一槽车骨为98个,“丈八”一槽为108个,“双丈”一槽为118个。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一个就成俗话说的“余头骨”,当地土语中的“余头骨”是多余的意思就出自这里,农民车水时通过车板把水拉上水车桶灌到水稻田里。车骨与木犁都以榆树木为原材料,榆树具有耐磨损、不朽、浸水不胀,干燥不收缩,宜水宜干的特点,农忙车水时车骨长期泡水,农闲时长期放置屋内都保持不变形。西垟师傅制作的车骨选料优质榆树,榆树长于水边,是旧时江南河道水边常见树木,便于车骨师傅就地取材。制作车骨的工具与木工使用工具相差无几,只不过是粗放一点,制作工艺由锯、砍、钻、削到安装,共有十几道工序,其过程力求精、准,其中尤其是“车栓”的制作,车栓是车骨之间相互连接的重要部件,它是一枚两头大中间小的木栓,只有中间小才能使两个车骨连接处好转动,如太大不易转动,还会使车骨洞挤裂,太小车栓容易折断,这样在车水时造成脱宕,“脱宕”是车水的大忌,会致车骨和车板损坏,酿成生产停工事故,西垟师傅生产的车骨有祖传工艺,功夫到位,在使用时一般不会发生“脱宕”现象,据当地老农说,一槽崭新的车骨可以用上十年,只需每年“春耕”或“双夏”农忙前经过一次检修就行,检修又叫作“盘栓”。所谓“盘栓”就是将全副车骨中上年生产中损坏车板车栓换新,这时农户只要需要,就能随时到西垟地方聘请师傅,他们会随叫随到,竭诚为农家的车骨“盘栓”,因而西垟车骨因深受江南样农户的青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走上农业合化道路,并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使农民兄弟摆脱了笨重低效的体力劳动,以机械替代手工。几千年农耕社会使用的水车也被先进抽水机所代替,新的先进生产工具替代了陈旧笨重的老农具,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水车也因时淡出人间,至改革开放后就彻底销声匿迹了。现在在江南垟已很难找到完整一副水车了。20世纪80年代后,聪明勤奋的西垟彭氏人以制作“饭菜票”与“市场筹码”的塑片,实现了产业的更新换代。(黄孟广、薛思源)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