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塑——《苍南老工艺》
时间:2023-06-06 16:49:49 来源:信息中心

米塑又称“粉塑”,是用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加入不同色彩的颜料,通过揉、捏、掐、刻等手法,制作出不同类型的人物、走兽、花鸟等造型,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其作品大小不一,大的高达数米,小的只有二三厘米,大都用于喜庆节日和庆祝寿辰等。温州素称“百工之乡”,米塑是温州民间工艺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温州民间每逢喜庆节日、婚丧嫁娶或庆祝寿辰,都要捏制米塑。据传,这一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出现。经过千余年的传承,米塑工艺流程日臻完善,与北方的“面塑”并称为中国食品塑作工艺上的双绝。

一、米塑的发展历史

(一)米食是米塑的基础

中国是农业古国,自从五六千年前神农氏炎帝开创农业和制陶业,黄帝发明最早的蒸锅——陶甑,见《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作釜甑”,三国谯周《古史考》:“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水稻种植,使中国人很早就食用大米,“吃饭”的概念产生后,人们蒸饭煮粥,并利用大米的特征制作各种丰富多彩的米食。后来的米食,实际指的是人们以大米为主要原料进行食物烹制的饮食文化现象。米食文化圈也主要分布于水稻等谷物种植普遍的地区,中国则是以长江中下游区域及四川盆地等区域为主,形成了以大米为主食的文化特征。人们利用米为主材料,制作出各种花样繁多、美味可口的米食制品,成就人类的一种米食文明,包含着米饭、年糕、汤圆、粽子、饼点、糕点、米酒等丰富多彩的品类。

米食的初步制作是将米直接通过加热煮成饭,而年糕类的米食则是属于初步加工,这种加工顿使米食变得丰富。加工的关键步骤是将米磨成粉,然后利用粉团的黏性制作各类的米食,如年糕、汤圆、粉干、各类糕饼等。显然,丰富多彩的米食为产生具有特殊功用的米塑产品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年糕为米塑的诞生提供制作材料

米塑其实并非米食本身,因为米食作为功用是食用,而米塑显然非为此功用,它借助米食的可塑性,衍生出文化和民俗的内涵,从而形成自身的独特意义。

米塑的诞生实际是与年糕息息相关的。

年糕作为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春年糕,是一家重要的制作过年食物的行为,非常具有象征意义,再穷的人家,过年不能不春年糕。年糕也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代表着民众普遍的理想,具有深刻的寓意。

制作年糕,要先用大米或糯米洗过后,在水里浸上一段时间,使水充分吸收,然后将米拿到石磨上磨成粉,将之拌上水,使之成团,再放入蒸笼里蒸,熟后将粉团放在石臼里反复掏,直至整体均匀,越发粘连,而后就可用年糕印模压制而成年糕。将年糕制作成品时,年糕印模是作为模子发挥作用的,而年糕印模往往会刻有一些吉祥图案,这就为年糕与工艺搭上了关系。这可能也是米塑产生的端倪。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产品——寿桃。寿桃作为祝寿用品,在北方是面制的,在南方则是米制的,其基本制作方法与年糕相似,只是年糕系印制而成,寿桃则基本是用手揉捏而成,并且拥有类似寿桃的造型,已经基本具备米塑的雏形,甚至两者功用也相似,最终发展为祭祀所用。当然,作为祝寿、祭祀功能的寿桃,其终点还是被食用,从这点可见它还是未脱离类似年糕的功用。米塑则完全脱离了这些功用。米塑也是在大米蒸成粉的阶段来制作的。在接下来的制作程序中,如果将粉团用年糕印印制,印出来的成品就是年糕;如果运用手艺揉捏成各种人物、走兽、花鸟的,则属米塑工艺品。可见两者前期的制作是相同的,只是因功用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成品。年糕的最初制作为米塑的诞生提供了材料和发展思路。而寿桃可能就是两者发展的中介,所以寿桃经常与米塑相“合作”,形成“寿桃山”,变成米塑的背景和底座部分。

(三)米塑具有独立功用

米塑的发展,实际是脱离米食作为食物功用的开端。它的功用并不在食用,而是展示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精神寄托。它的功用是完全精神性的,作为祝寿、庆贺、祭祀所用,不再具备物质性。

要梳理米塑的发展史,就要了解关于年糕这些粉制食物的文献记载。“糕”字的含义出现在汉代,之前称为“饵”,扬雄《方言》:“饵,谓之糕。”饵就是粉制的食品,《说文》释为“粉饼也”。汉代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食蓬饵的习俗,蓬饵是蓬草加黍米或球米制成的糕(稞)类食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米、面点重要发展阶段,制作技术迅速提高,米、面粉加工更为精细,晋束皙还专门写了《饼赋》,里面就有“重罗之面,尘飞雪白”的词句。

唐宋时期“看菜”的出现,才真正使米塑作为一种工艺粉墨登场。在宋代笔记之御宴记载中,就有着“绣花高钉八果垒”“仙乐干果子叉袋儿”之类的菜名。这令人遐想的菜品并非用来品尝的,它们仅仅属于宴席上的“看菜”,仅仅是用餐前以其美丽的色泽、精巧的摆设来刺激食欲。“看菜”在宋代又名“看盘”“看果子”“看食”,具体起源今已不可考证,但在唐韦巨源《烧尾宴食单》中已出现,而富庶繁华的宋朝则把这种习俗发扬光大,正式成为宴席和日常饮食中的定制。此后,南宋的经济繁荣促进了江南地区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南宋的灭亡,使得那些原本高贵的皇家御宴食单平民化,也使米塑这些工艺真正进入民间。

无疑,看菜的盛行意味着工艺菜和米塑的肇始,它们无疑是米塑的“始祖”。当然,在更多的时候,米塑作为民间社会中常见的祝福、祭祀用品,具有普遍性,是明清社会民间文化兴盛发达的基本特征。

二、苍南的米塑

温州作为“百工之乡”,其民间工艺非常发达,其中米塑也有独到之处。

苍南米塑的历史由来久远,民间很早就有捏制“糕人仔”给小孩玩耍的习俗,每年除夕和七月半中元节捣制年糕的时候,大人们每每都会用粉团捏制诸如猪头、鸡鸭、老鼠、鱼等造型,用黑豆做猪、鸭等动物的眼睛,用剪刀在鱼身上剪出片片鱼鳞,俗称捏“糕人仔”,这些至今仍为民众所喜爱并乐此不疲的习俗可视为近代真正意义上米塑的发轫。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第八《重阳》记载:“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在米糕上插着各种纸剪的彩色小旗,放置糕制的狮子、蛮王造型,掺杂点缀着各种果实,这种叫“狮蛮”的重阳糕其实与现在苍南米糕上插水族走兽、果品、八仙、封神榜及戏剧人物等的“寿桃山”非常相似,它被广泛应用于寿庆、婚嫁、筵席、礼佛、祭祀等场合,这也说明苍南米塑正是往昔工艺的传承关系。

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是苍南米塑鼎盛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米塑受到冲击,一度消沉,改革开放之后又重获新生,工艺流程日臻完善,米塑品种日益增多,并得到广泛应用。

图片

米塑作品十二生肖(陈红卫 摄)

三、米塑的类型及制作

(一)米塑的制作类型

米塑多用于寿庆、喜庆、贺礼、祭礼等场合,主要包括:①金杏子,用于庆祝小孩四个月生日,题材包括花鸟鱼虫、蔬果禽珍;②对周桃,用于庆祝小孩周岁,题材也系花鸟鱼虫、蔬果禽珍;③生日寿桃,用于祝寿,题材也包括花鸟鱼虫、蔬果禽珍;④龙凤桃,用于祝寿,题材包括龙和凤,可以搭配到生日寿桃里;⑤茶盘斛,用于祝寿,将桃和瑞兽头堆成塔状,插以戏剧人物;⑥斛,又称大寿桃,用于祝寿或地方贺礼,上插百余个戏剧人物,组成各种戏剧实景,并配以纸扎艺术;⑦祭礼用品,用于佛前供奉,内容包括八蛮(“八蛮”是指在温州一带流传的八种瑞兽,各地略有不同,多指狮子、麒麟、大象、四不像、独角兽、老虎、金钱豹、梅花鹿)、海味、戏曲场景。

图片

米塑现场制作(周功清 摄)

具体地说,米塑的类型体现在功用上是有所不同的。苍南各地民间在办理红白喜事时,如婴儿“百廿天”、周岁和老人做寿及祭祀、丧葬、开光、做福等常用到米塑。最初,由于祭祀的需求,米塑作为敬神所需,在农业社会时代是一项很重要的供品,其造型多是以吉祥、喜庆为象征,娱神乐人。孩子周岁要做100个以上花桃,还有八仙、三国、封神榜、戏剧人物、龙凤、水族走兽、果品等题材的米塑。做寿时,一般的要在寿桃上插十二生肖,较大场面的一个寿桃就得使用100来斤的米粉,上插八仙、戏曲人物100多个。而在灵溪、灵江、沪山、渎浦及马站等地,用于婴孩“百廿天”或周岁馈赠族亲乡邻的米塑比较简单,每个粉团做就的小寿桃上衬以捏塑的红花绿叶(尤以牡丹花为多),故小寿桃又称花桃。但往昔一些殷实人家,每逢外甥周岁时,除了送上一百或数百个花桃外,还要加送一对龙凤桃的米塑,这龙凤桃每个约重五斤,玲珑剔透的“八仙”塑像一边四个分插在龙桃和凤桃上,形象生动,又呈吉祥之意。

(二)米塑的制作工艺

米塑的制作工艺流程为:先将米水磨成粉,蒸成粉团,再将粉团放进冷水里冷却;根据造型需要进行配色和添加防腐防裂原料,根据不同需要捏制成型;最后对成品进行表面彩绘。更多的时候,直接将不同色料加入粉团,用揉、捏、掐、刻、扮等手法进行艺术造型,在细微之处,如人物五官、衣褶,花卉之蕊、瓣、枝、叶等,则用骨制或竹木、铝制的形状不一的小刀具雕镂、装点。塑后,涂上麻油(无色透明),使其显得流光溢彩,引人入胜。

(三)米塑的制作器具

制作米塑的相关器具分为工具和器具。工具主要有骨制或竹木、铝制的形状不一的小刀具、剪刀,用于剪裁米塑的造型。器具包括小竹木棍、木板、各色彩纸、塑质或瓷质平底碟等,主要用于共构米塑的造型,形成整体效果。

四、米塑的艺术特征

米塑属于一种民间工艺,也是一种民间艺术,是老百姓制作、创作的产品,具有民间性,充满民间文化的趣味。它的创作,原是为满足生活需要,系就地取材,具有质朴无华的特点,其后由于物质生活的发展,具备了审美观及人生理念的寓意,从而变得多姿多彩,充满乡土气息。

图片

蟠桃会(陈红卫 摄)

从工艺的角度看,米塑是一门综合的民间传统技艺,在技巧上讲究盘、搓、塑、贴、扮、捏、掐、刮、挑、戳、剪、刻、画,融合了雕塑、戏剧、纸扎、剪纸、书法、绘画等艺术手段,并且需要通晓民俗民风、传统故事、吉祥纹饰,才能使其成为符合生活规律又超越生活本身的艺术品。米塑的制作体现出民间艺人的匠心所在,特别是那些模拟日常生活用品的小米塑作品,往往做得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小米塑,除了体积小于原物外,无论是色泽、质感、形状,都是一模一样,可谓巧夺天工。而那些大型的米塑如大寿桃和“路头祭”,最能显示米塑艺人的高超技艺。老人做寿时,做一个大寿桃得用上百来斤米。做这样的寿桃,先要做一个桃形的木质骨架,上设梯形的五级台阶;大寿桃分为五段制成,依次叠上去,而每级台阶又排列着很多小寿桃,上插戏曲人物,高低参差,颇为壮观。一般顶层为福、禄、寿、喜四仙,往下一层为张果老、吕洞宾等“八仙”,再往下几层是《西游》《三国》《水浒》等故事里的人物,多者达百余个,每个身高约10~15厘米不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路头祭”是老人丧葬时由女婿出钱请艺人捏制的米塑祭品,待葬后“回灵”时,摆在路口拜祭先辈。十余只盛着泥巴的木制大盆陈列于大木桌上,上插“二十四孝”人物和其他戏曲人物,下首摆着苹果、梨子、橘子和钼鱼、墨鱼等米塑祭品,通过系列的祭品来表达孝心,这些米塑作品常常会引来人流如潮,人人伸颈贴足观看。

五、米塑技艺的传承

苍南米塑制作工艺的传承一般是采用口授心传、手工制作及对其他多种民间工艺美术技法的融会贯通,虽然是小手艺,但其工艺具有较高的艺术要求,艺人也须具备较深广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可熟练掌握此技术并运用自如,所以米塑老艺人往往要孜孜以求,不断学习,才能掌握这个技艺。在过去,此类艺人虽然普遍,但精于此道者并不太多,较有代表性的米塑艺人有:沪山的姜云亭先生和渎浦的章明芳。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凤池的洪孝弼,他是米塑非遗项目的市级传承人。钱库倪处村章氏米塑在近年全省“种文化”活动中,也有出色表演。

米塑的代表传承人洪孝弼,1955年9月出生于灵溪镇凤池片区浦内洪村,1968年小学毕业。洪孝弼自小喜爱美术,在村子里有一个专门替人家做米塑的洪明才先生,当他一接触到米塑时,马上被其奇巧的造型、鲜艳的色彩、逼真的象形吸引住了,一有空,就跟随在洪明才先生身旁学做米塑。此后,在参加农业劳动中,他始终对米塑难以忘怀,终于在1985年,是年30岁的洪孝弼,拜洪明才为师,学习米塑技艺,出师后,他即以做米塑为生。

图片

市级非遗传承人洪孝弼先生(周功清 摄)

从艺30多年以来,他仍然在不断钻研米塑,根据市场需要,从祝寿及祭祀中的“寿桃山”“龙凤桃”等大型米塑到小型的祭品,都能做得栩栩如生。他特别擅长小品,作品色彩逼真,造型奇特,栩栩如生。主要作品有“寿桃山”“龙凤桃”等大型米塑,以及十二生肖、水族走兽、果品、水浒人物、西游记人物等。如今,他的米塑产品不但在苍南境内、福建福鼎等周边地区畅销,还通过飞机等托运远销江西等地。

2007年,出于对米塑技艺的热爱,也看到自身所做米塑多为实用型的,艺术的创作欲望促使洪孝弼寻找提高之路,他在参加非遗展演过程中,结识了温州“米塑王”王锦荣先生。在见识其米塑作品后,洪孝弼毅然重新拜王为师,学习创作。此后,洪孝弼也陆续创作出《苍南民俗》《四大美人》等系列作品,使自己的作品脱离了功用性,逐渐形成艺术特色。

不仅如此,洪孝弼还重视米塑工艺制作水平的提高。原先米塑作品时间一长就会开裂,经过研究,通过技术改进,如今洪孝弼的米塑制作出来后能久而不裂,不缩水,不褪色,大大延长了保存时间,其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更为久长。

图片

米塑进校园(陈红卫 摄)

洪孝弼经常参加各类非遗展出,每次活动前,都要预先创作新的作品,以全新的产品参与,绝不敷衍了事。尽管所得非所出,但他说这是他性格使然。

近年,他相继将米塑技艺传授给吴荣飞、洪晖寿、洪月林、洪月杏等多人,均已出师。其中女儿洪月林更是成为他的得力助手,经常参加各类非遗展演及非遗进校园、进文化礼堂活动。(周功清)


©政协苍南县委员会版权所有
支持:苍南县政协办公室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苍南县行政中心950室 传真:0577-68881167
浙ICP备 10053579号 浙公网安备 33032702000123号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