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许多宫殿庙宇、戏台、民居等建筑物的脊吻、花窗上,往往有着各种大气精美的装饰物,有朝天长吼的神兽,有持枪跨马的神将,为庄重端肃的古建筑平添了一层神韵。由于这些装饰的形象大都呈现灰色,故称“灰塑”,又称“堆灰”。
一、灰塑的用途
灰塑起源于唐朝,与佛教在我国的传播有关,国内最早的灰塑建筑,主要出现在我国岭南地区,称为“灰批”。苍南灰塑起源于何时,没有确切文字记载。灰塑多就地取材,使用蚝壳、蛎壳烧成贝灰,掺入河沙、稻草、红糖、糯米、盐卤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以人工方式捣成糊状作为原材料。制作时先用瓦当、青砖、金属线做出基本形状,再用糊状的石灰加以塑造,一般为素面无色,考究的建筑在表面涂上矿物颜料形成色彩鲜艳的灰塑作品。
屋脊灰塑(章鹏华 摄)
苍南传统建筑,不管是规模宏大的民居建筑、宫庙建筑,还是路边的路亭建筑,都大量使用灰塑作品。因保存下来的建筑(除古桥、石塔等石质文物外)多为清乾隆后的作品,清代早期及以前的作品几乎无存。清中后期的民居建筑、宫庙建筑在外立面,类如前屋、厢房、正屋的屋面脊兽、山墙墀头、花窗部位,台门两侧楹联位置、门楣以上位置,使用灰塑作为间隔天井空间的花墙等。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建筑的大门两侧、正对面等位置的照壁,可以说是灰塑的集大成(砖雕照壁除外)。民国时期的建筑,外立面更是使用灰塑做出欧式风格,立柱、山花、花窗等均大量使用。
正脊脊头灰塑(章鹏华 摄)
二、灰塑的题材和内容
灰塑题材和内容广泛,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图案,主要有四类:一是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戏曲人物、民风民俗等类别,大量使用封神榜等道教人物、三国人物、水浒故事等。二是祥禽瑞兽、花卉果木类,瑞兽类主要有龙、凤、狮子、麒麟、蝙蝠、喜鹊、羊,基本单独出现,龙、凤主要出现在屋面脊头,其他多在墀头、花窗等位置。这些祥禽瑞兽也可相互组合成寓意深刻的装饰图案,如丹凤朝阳、狮子滚绣球、三羊开泰等等;花卉类主要有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多福”佛手、“多寿”桃子、“多子”石榴等,还有迎春花、宝莲花等花卉。三是吉祥文字类。如福、寿、双喜等直观表现美好寓意的文字,也有使用佛教“卍”(万)字,其他如楹联、匾额的书法文字主要根据主人爱好和文化层次自由选择。四是组合类型。有器物组合图案,如欣赏性的古董类和有象征意义的组合图,如瓶子和方天戟组成“频频升级”等;有文字与其他纹样共同组成的吉祥图案,如寿字和蝙蝠组成的五蝠捧寿图案;有法宝纹为图案,如民间暗八仙(方胜等)、道教暗八仙(剑、葫芦、花篮等)等;还有几何纹图案,如回字纹、如意纹等。总之所有图纹都蕴藏了吉祥如意的意境,代表百姓的良好愿望。
章氏灰塑(王斌 摄)
三、灰塑的表现手法
灰塑工艺精细,表现手法较多:
浮雕。有高浮雕、半浮雕、浅浮雕之分。半浮雕用于远景构图,主要在建筑的屋面脊兽位置,浅浮雕用于线条、博古花、浮花或简单的花边,主要在建筑墀头等位置,高浮雕用于山、水、花、鸟、走兽和人物等等,主要建筑山花等位置。
圆塑。较多表现在圆柱或等圆形装饰物上,主要用于排水口、柱子等位置。
通塑。通常用于花窗、作为装饰,可在前后两面观赏。讲究正反两面的一致性、对称性。
四、灰塑的制作工艺
根据《天工开物》记载:“凡灰用以固舟缝,则桐油、鱼油调厚绢、细罗,和油杵千下塞念。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粘合。墁则仍用油灰。用以垩墙壁,则澄过入纸筋涂墁。用以襄墓及贮水池,则灰一分,入河沙、黄土二分,用糯粳米、羊桃藤汁和匀,轻筑坚固,永不隳坏,名曰三合土。其余造淀造纸。功用难以枚述。”灰塑制作的主要工序是:首先把干稻草截至4~5厘米长,用水浸湿,然后放入大容器(大缸、大桶等)内,铺至约5厘米厚,在上面铺一层石灰膏,并将下层稻草全部覆盖。如此类推,一层稻草一层石灰膏地往上添加,直至达到每次雕塑所需用量。随后,沿着大缸或大桶内壁慢慢灌入清水,水量要超过稻草和石灰膏叠层的二三十厘米左右。待密封、浸泡和发酵一个月以后开封。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和发酵,稻草已经腐烂,而且与石灰一同沉淀。将上层淡黄而清澈的石灰水轻轻滤出(留作以后调颜色用),然后按200公斤的草根灰加0.5公斤红糖的比例进行搅拌(搅拌时间越长越好),搅好后封存备用,避免它被风干。
台门灰塑(章鹏华 摄)
灰塑的制作流程包括材料配制及加工、构思灰塑造型、固定灰塑骨架、造型打底、批灰、上彩等步骤。其中构思灰塑造型是灰塑最难掌握、最重要的工序,根据灰塑位置、面积和客户要求的图案,仔细量度、构思,然后确定造型。将选好的题材构思逐一分配在心目中的位置上。按灰塑在建筑装饰中的位置,通常分为墙体部分和屋顶部分部位的灰塑,包括照壁、墙楣、楹联、墀头。
五、灰塑的传承
灰塑工艺精细、立体感强、色彩丰富,但现从事灰塑工艺的艺人,在苍南当地已不多见,这种民间工艺亟须珍视保护。灰塑技艺世代相传,家族传承谱系如下:第一代:章茂东(1823—1887);第二代:章汝坤(1849—1906);第三代:章芝衍(1874—1942);第四代:章乃鹏(1908—1977);第五代:章锦领(1938—2003);第六代:章显琴(1967—)(章鹏华、王斌)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