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尾桥坐落于苍南县矾山镇水尾岭脚,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距今314年。水尾桥横跨矾山溪、古溪两水汇合处,老桥共四孔,三个桥墩用青料石叠造,桥面由青条石铺成。桥墩迎水面呈三角形。两条溪水经水尾桥流入福建省福鼎市前岐镇入海。该桥是矾山水尾矿工村通往矾山老街必经的人行桥,也是矾山福德湾明矾到前岐的挑矾古道上的第一座桥。20世纪80年代后期温州矾矿三车间矾山溪桥连接三车间结晶池到大炉(拉煅烧矿石)的水泥桥面有轨道,上面一段建成人行拱桥(有温州最早立交桥之称),原来通行市场尾的路被三车间占用,只剩下一条小路,再加上电动车、小汽车往繁荣路通行,行走此桥的人更少。
2005年7月20日,因受5号台风“海棠”侵袭,水尾桥被洪水冲毁。当年,矾山镇政府将水尾桥的重建列为民生工程。由矾山爱心人士罗凤照、陈瑞彬、卢立振等近200位人士捐款40余万元作为建桥费用。由卢兴足、卢立共、卢成国等人牵头,由苍南县水利局设计。经六个多月的施工建设,水尾新桥建成通行。新桥长35米,宽3.5米,高7.5米,两墩三孔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两边各有青石栏杆21根,其中12根各雕刻十狮二象,卢立辉题桥名。2006年9月21日通桥典礼由矾山镇政府主办,镇领导和有关人士剪彩,让五位80岁老人先行过桥。
(卢立觉)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