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宽(1867—1942),字次饶,号厚庄。江南白沙刘店人(今属龙港市)。幼启蒙于杨逊伯、愚楼两母舅,少时常从母舅杨镜澄清业于瑞安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平生博览群书,通晓世务,受维新变法思想影响,主张废科举,办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震旦学院,从马相伯学。三十年,偕同陈子蕃东渡日本,走访日本教育界人士,考察东京大学以至农村小学、历时七十天,每天都有参观记录。回国后写成《东瀛观学记》,对日本的学制(学校管理、学科开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社会重视教育的情况,都作了具体的介绍。
光绪三十一年(1905),应孙诒让之邀,参与温处学务分处(后改名温处学务总汇处)筹划开办,任编检部主任。次年四月,任温州府中学堂(今温州中学前身)监督,后学校更名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刘氏继任校长。辛亥革命后,辞去校长职务,回平阳任教育会长。后又任平阳、乐清、永嘉第三科(教育)科长等职。1917—1918年间,再任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长。1915—1925年间,主持编纂《平阳县志》,历时十年,全志98卷。1925年出任温州籀园图书馆(温州图书馆前身)馆长,即着手广泛征集乡贤遗著。传世著作有《厚庄诗文抄》《厚庄诗文续集》和《厚庄日记》等。1946年,众门生集资在凤山之麓建造了刘公堂以资纪念,次年落成。
△刘绍宽
△1906年冬,温州府中学堂首届毕业生留影。前左四为校长刘绍宽。
△1912年,国会初选同人雅集纪念。前排左四为刘绍宽。
△20世纪40年代,刘绍宽后人摄于平阳县城西门白石街刘宅。前排左起:刘秀蓥、陈肫如(刘云五夫人)、刘秀梅;后排左起:李日菁、刘宜荪、刘昌鏐、刘昌汉、刘宜鸿
△1937年3月,戊社十周年纪念合影。右二为刘绍宽。
“戊社”是民国时平阳老一辈文人学者所结成的定期举行诗词酬唱活动的诗社。酒酣耳热之际,便击节高吟。开始于1928年,结束于抗战以后。戊社的基本成员有刘绍宽、王理孚、姜会明、鲍铭书、夏绍俅、毛树青、黄梅僧、周幼康、陈子琳、苏达夫10人,皆一时名士,他们“月一聚会,迭为宾主,一岁而遍”。经常参与者,社外有陈天孩、谢侠逊、吴醒玉、苏昧朔、马翊翀、张鹏翼等,梅冷生、王建之亦偶尔参加,共20余人。
△1947年,刘公堂落成典礼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