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县政协重点提案办理面商会召开,围绕“深入挖掘本土非遗资源 打造苍南特色文旅融合”重点提案进行专题面商,集思广益,共谋非遗保护传承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县委副书记、县长曾仁海,县政协主席叶信迪,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候选人刘建敏,县政协副主席董智超,县政协秘书长吴家悻参加会议。
该提案由九三界别政协委员叶其丹提出,提案建议采取资金补助、培训提升、市场对接等方式,构建非遗人才成长的梯度支持体系 ;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将非遗元素与现代审美结合,打造具有时代感、互动性的新IP;利用168黄金海岸等网红打卡点的流量优势,设置非遗展示销售区及研学旅游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宣传,进行全方位推广。
会上,县文广旅体局作为提案主办单位汇报了提案办理情况,县政协委员作协商发言,进一步提出意见建议。
黄安委员建议,苍南可依托“山海+非遗”的资源优势,通过“文化活化、场景再造、全域联动”三大路径,建立非遗资源数据库、打造非遗活态传承空间、开发多元非遗体验产品等,构建特色非遗文旅体系。
陈庆泛委员建议,打造非遗IP产业链,以传统技艺为核心开发文创产品,构建非遗+数字的互动体验模式;建设沉浸式非遗主题景区,结合AR/V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配套非遗工坊体验区,推动非遗文化和旅游体验深度融合。
李希拉委员建议,要大力发展苍南非遗产业经济,构建活态传承+产业生态发展模式,重点推进陶瓷技艺、桥墩月饼、矾山肉燕等非遗项目的标准化生产、产业链延伸和数字化升级,提升经济效益,实现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翁岩碧委员建议,以传统医药非遗为支点,辐射联动其他非遗项目,打造沉浸式体验工坊与特色康养路线,让非遗真正融入文旅场景、焕发生活气息,让苍南的特色文旅既见底蕴厚度,更显人文温度。
许明坤委员建议,加强非遗年轻人才培养和产品创新,设立“非遗青年传承人培养计划”,提供创业补贴和技能培训;鼓励非遗产品年轻化设计,结合国潮元素开发实用文创、盲盒等新形态,让非遗真正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和消费圈。
县非遗保护协会会长吴锡勇建议,积极推进“苍南拔五更”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成立专班整理史料,加强传承人技艺传习,打造主题文化节,开发文旅体验项目,让这一传统民俗焕发新活力,为地方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悉,苍南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55项,其中省级以上26项,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四级非遗项目名录和传承人体系。同时,苍南在文旅领域屡屡破圈,连续七年入围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为非遗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品牌基础。
曾仁海向县政协及广大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苍南既坐拥丰富资源与168黄金海岸流量等良好基础,也面临转化增效挑战,必须抢抓机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各方协同发力,聚焦平台、产品、体验,发扬“四千精神”,以“微改进”和实体项目探索特色路径,推动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曾仁海强调,要构建多元平台体系,充分利用闲置空间,打造非遗展示、体验、演出的实体载体;发挥非遗协会、文艺家联盟等组织效能,搭建资源整合、活动推广的组织架构;加快“乐游168”智能平台建设,构建市场主体协同引流的数字枢纽,以多层次平台支撑非遗转化。要打造精品产品矩阵,将非遗资源转化为互动体验项目、“168好物集”等伴手礼及特色小吃,推动非遗资源产品化、清单化、项目化,设计亲民旅游产品,重点培育热点非遗项目,助力苍南非遗出圈。要凝聚协同推进合力,文广旅体部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完善顶层设计,策划精品线路;各部门强化协同配合,做好项目推进、要素保障等工作;充分调动传承人、文旅企业、行业协会及群众参与非遗市场化开发运营的积极性,共同打造非遗主题标杆项目。
叶信迪指出,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提案办理责任制,认真研究委员意见建议,及时跟进、保持沟通,切实将委员建议转化为推动苍南非遗文旅融合发展的实际成效。同时希望全体政协委员提高政治站位,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履职,提升建言质量,为县域发展贡献政协智慧。
微信公众号
委员履职认证